【摘 要】
:
“敬畏”是一种审美态度,它包含有庄严恭敬的态度与忧患意识。庄严恭谨的态度使个体处于清醒状态并保持理性思索,使个体时时对周围事事物物保持开放的心境与敏锐的觉知,容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畏”是一种审美态度,它包含有庄严恭敬的态度与忧患意识。庄严恭谨的态度使个体处于清醒状态并保持理性思索,使个体时时对周围事事物物保持开放的心境与敏锐的觉知,容易唤起个体对崇高、雄健之美的欣赏。忧患意识使个体的思考始终不离人间,以人为本,并对社会与他人抱有一份责任感。在此一视角下,我们对朱熹所崇尚的人格美之内涵与要求,具体如渊明风流、光风霁月会有另一番理解。“敬畏”之境与“洒落”之境的矛盾与内在统一,朱熹对“孔颜乐处”与“曾点气象”多有讨论。这两个典型境界意象的矛盾,也是“乐天忧世”这一审美传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无论“乐天”还是“忧世”,其中都有“敬畏”思想的作用。“敬畏”天理使人生于世而有行为边界与最终追求,从而有了“乐天”之心;“敬畏”思想也使人始终明确最高境界的难以实现与忧国忧民之心,“忧世”意识油然而生。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和辩证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我注六经”的态度挖掘朱熹“敬畏”思想的存在及其丰富的内涵。在朱熹“敬畏”思想与“敬”观念之间,“敬”与“畏”之间通过辩证与分析,对“敬畏”思想的边界应予以确认。本文在第一章基本廓清朱熹“敬畏”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内涵后,于第二章进入对朱熹“敬畏”思想美学意蕴的思考。以“常惺惺”之审美心境、整齐严肃之威仪之美、忧患意识之审美底色分别展开,试图解决作为着力于道德实践工夫的“敬畏”思想,是如何关注审美、进入审美境界的问题。人生境界论或者说人格审美论是儒家哲学乃至朱子理学探讨中心的核心,第三章将朱熹“敬畏”思想放在人格美学中进行考察,分析“敬畏”思想在朱子人格美学中发挥了何种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了CDM GDP机场时隙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延误成本公平分配的新的协同地面等待优化模型。给出了航班延误成本的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优化模型中目标函数的计算,并
<正> 斑秃乃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亦名“油风”,民间俗称“鬼剃头”、“蛟发癣”。尤以男女青年多发,患者异常苦恼,往往情绪低落,精神郁闷,以致加重病情发展。我们在临床多年运
本文主要根据山西省晋城市气候条件,阐述干旱成因及类型,分析干旱对晋城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正> 中医认为癣疮是由于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郁风盛,生化为虫而成。笔者选用世传验方,经多年临床应用,具有祛风、除湿、杀菌、止痒之功。用于治疗皮肤癣症,疗效显著。深受患
<正>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中药品种的混乱,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人们常论及中药材的“正品”、“代用品”和“伪品”;但对其真正的含义,古今却很少有人加以论述。为
本文对目前已发现的天然线性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生源合成途径和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an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叶圣陶写给所有教师的一句名言,一直激励着笔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和攀登.
本文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约瑟芬 R·朴秋桃教授于1987年4月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美刑事法律讨论会"上作的学术报告,特予以发表,以供参考。
为了研究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非地震物探资料分析、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分析。结果表明:①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具有多断、
<正> 我们采取蒸汽保温灭菌、原药材灭菌、红外线灭菌、迴流灭菌等四种方法对杭州第二中药厂生产的“养血愈风酒”进行了灭菌实验。一、灭菌方法1.蒸汽保温灭菌:将成品药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