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背景下的新型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化通过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心理层面或社会意识层面而对政治系统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它指引着政治制度甚至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塑造着全体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农村政治文化是我国整个政治文化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村民的思想观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臣民”意识残存。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转型期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转轨、改革也引起了农村居民思想上的转变。一方面民主意识崛起,公民文化崭露头角;另一方面,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也趁虚而入,冲击着村民的价值观。这样,农村政治文化出现了多元化与异质性。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使村民增加了接受信息与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但若拿捏不好这把双刃剑,反而会遭到它对人思想的吞噬。近年来,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作为一种解决乡村现实问题的新范式备受学者关注,将乡村治理作为祛除农村政治文化顽疾的手段也未尝不可,而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又会推进乡村治理的进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乡村治理背景下,通过在农村地区打造经济发展基础、建立思想意识基础、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这一系列措施,使村民接受先进科学的政治思想或理论,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增进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信仰,最终形成科学的政治价值观,从而使得新的充满活力的农村政治文化产生,进而推进基层民主的步伐,维护社会稳定。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在乡村治理背景下对农村政治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农村政治文化的历史沿革,分析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在H村访谈以及对多个行政村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农村的政治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前农村政治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最后从新型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目标、内容、主体及路径上对当前的农村政治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改善乡村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左心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31例左心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早搏/室
为了提高生产区域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水平,由以往的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进行转变,以某卷烟厂贮丝房环境温湿度控制为例,结合现有的贮丝房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将SPC统计过程控
我国电子政务的长期发展和渐趋形成的稳定意识观念和行为范式,已经表明,电子政务文化初见端倪,必须深刻认识该种新形态文化的内涵、特征、构成框架、具体内容,并且研究和探讨
政府公共服务问题是当代的一个全球性课题,是关系到如何充分履行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