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增进学生科学本质认识的有效途径,化学课堂教学在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科学本质的研究现状,从科学本质的发展过程中挖掘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基于科学本质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同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以漳县Y中学高一年级两个普通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高中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问卷,测查高一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现状。通过分析前测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相当,但对科学本质内涵的七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其中对科学知识以经验为基础、科学知识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科学知识具有暂定性这三个方面的认识水平比较高,对科学知识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具有主观性、科学知识根植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的认识水平比较低。在此基础上在实验班实施基于科学本质的教学,在对照班实施常规教学。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后测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具有主观性、科学知识具有暂定性这三个方面的认识明显提高,对科学知识以经验为基础、科学知识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科学知识根植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也有少许提高,对科学理论与定律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变化不明显;同时,实验班高分段学生的化学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科学本质的“有机化合物”教学不仅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只有教师自身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理解,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科学本质的显性讲解,从而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