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干式半潜平台的TTR设计与结构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已把石油开采的重心越来越转向海洋中。而海洋立管是海洋石油开采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顶部张紧式立管(TTR)是油气开发必不可少的立管类型。对于 TTR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与所处的海洋环境,与土壤的接触等多个方面相关。  当今顶部张紧式立管应用于SPAR平台和TLP平台,而随着半潜平台的发展,TTR也可以应用于新型干式半潜平台,而本文针对应用于干式半潜平台的 TTR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研究了南海1500m水深半潜式干树深水平台TTR的概念设计,对能应用TTR的新式半潜平台进行设计,通过加垂荡板等机构,从保证 TTR可以在半潜平台上正常工作。  其次,在南海1500m水深半潜式干树深水平台TTR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管中管结构的等效方法。通过分析立管结构的受力控制方程,得到立管受力分析的主要影响参数。按照轴向刚度、抗弯刚度、立管湿重和液体湿重等效原则,实现立管力学性质的等效。使用OrcaFlex软件非线性时域分析立管遭受的十种典型工况,分别获得张力和弯矩,依据管中管结构外管和内管的刚度在等效模型中占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在11种工况下TTR的强度,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再次,对TTR进行疲劳分析和VIV分析,在分析时,应用等效建模法处理TTR生产立管,将立管截面均分16份,取出其中八个点,然后分析其疲劳寿命,八点中疲劳寿命最少点,为立管该截面的疲劳寿命。按照生产立管的设计的立管疲劳寿命为使用寿命的10倍为标准,进行校核,看是否满足疲劳寿命。  最后,对1500米深水半潜式干树深水平台TTR管中管结构强度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立管结构的受力控制方程,使用非线性时域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管中管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生产 TTR在正常操作状态时,不同 TTF、不同波高和谱峰周期、外部套管和内管之间不同扶正器间距对立管强度的影响,并根据API RP2RD规范校核管中管结构外管和内管的应力。结果表明,随着TTF自1.6增加,外部套管有效张力和等效应力均增大明显,内管改变不敏感;当波浪周期逼近平台运动周期,随着波高的增加,外管的有效张力和最大等效应力均增加,内管微幅变化;随着外套管与扶正器间距的增加,外内管的应力改变微小,认为不敏感;校核API规范,立管结果满足要求。  本文为顶部张紧式立管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数字化、智能化是仪器仪表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仪器仪表的数据采集速度越来越快,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数据处理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短,这就对仪器仪表的硬件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常用的仪器仪表硬件平台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有四种:嵌入式微处理器(CPU)、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嵌入式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和嵌入式片上系统(SOC)。这四种技术分别适
系统仿真技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又可以节省项目从开始到实验完成的周期。 黄河作为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含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且其对生长的条件有着十分苛刻要求的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不仅与各种胃病以及胃癌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密切,还和其他的数十种
期刊
在简单结构如板架进行实验时,边界条件大都选为刚固和简支等常规边界。这与利用舱段模型的水下爆炸实验结果相比,板架上板格的损伤要明显严重。人们对于船体运动和板格周围结构
鱼类在水下游动时,除了主动发生变形外,还会因为受到外力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被动变形,这种变形能明显地影响水动力性能,推力和效率变化尤为显著。所以柔性尾鳍的研究应得到足够
自升自航式船是一种机动、高效、作业稳定的海上工程船,即能自升,又能自航。它具有性能好、功能强、通用性好等优点,近50年来被广泛用于海上平台的建造和维护、海底管线的铺设和
本文研究和设计了基于EI技术的远程监控(Embedded Internet-based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EI-SCADA)系统。EI-SCADA系统由远方终端装置(Remote Term
智能水下机器人作为人类探索深海空间重要载具,在海洋开发、水下救生、情报搜集、侦察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海洋开发和海军装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由于自身携
近年来,微型惯性测量单元(MIMU)因其广泛的军事应用背景和商业价值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硅微型机械振动陀螺仪是微型惯性测量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单轴陀螺相比,三
很多疾病都能引起组织硬度或弹性的变化,由于对活体弹性评定缺乏定量的生物力学工具,在临床诊断中测量软组织的硬度时,依然广泛使用触诊的方法。本课题最终目的就是设计一个基于DSP的小型化的超声软组织弹性诊断仪,从超声回波中提取出组织的弹性信息,得到软组织的弹性特征参数。本论文完成了这种超声弹性诊断仪的设计与开发,使用超声探头和压力传感器组成的混合传感器作为手持探针,采集到的超声回波信号和压力信号经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