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我国零售业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数量、地域和股权比例限制,开始转入全面开放,国内零售市场的开放进程骤然加快,各种市场限制将逐步取消。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零售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表现在:竞争压力加大,跨国零售企业不仅加剧了价格竞争,分割了市场份额,还在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同本土企业争夺资源;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利润,部分本土企业面临破产倒闭;促使供应链成员角色发生变化,增加了供应商成本,削弱了供应商议价能力等等。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跨国经营理论、投资理论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探讨了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的投资若干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相关国内研究,从其具有的比较优势、内部化的需要和东道国投资环境等方面着重分析了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投资的动因。以此引申出对于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投资环境的研究。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投资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中国吸引外国零售企业投资的各种有利条件。当然,受不同投资环境的影响,跨国零售企业的海外投资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对目前已经进入我国的跨国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投资方式、投资业态、投资区域等进行了大量数据调查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了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投资现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在了解了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投资基本情况后,本文第四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重剖析了他们在华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等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最后,本文从行业、国内零售商、国内供应商三个具体的层面,提出了零售业应该如何面对外资挑战的对策。包括:政府应进一步确立零售行业的战略性地位,逐步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规范行业的进出壁垒,加快各项相关立法,扶植国内零售企业。本土零售企业应积极发展多种业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布局网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本土供应商应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平台,积极加入行业联盟,并发展同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