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并比较腹股沟疝患儿与因其它腹部疾病行手术治疗患儿的腹横筋膜的胶原组织免疫组化的差异。试图在胶原Ⅰ和胶原Ⅲ中寻找小儿腹股沟疝的可能病因。
研究方法与材料:本研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执行。2005年5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3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腹横筋膜作为实验组,23例非腹股沟疝患儿的腹横筋膜。
作为对照组,均切片并采用”微波高温抗原显露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用多克隆抗体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并将平均光密度和累计密度作成像分析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做准备。
研究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型胶原与型胶原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结论:虽然有报道胶原合成在成人腹股沟疝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的比例在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在腹横筋膜中表达的胶原组织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