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莓被誉为“黄金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我国树莓引种工作的推进,树莓在我国适生区域的划分已经是树莓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本文根据气候相似论、生态因子综合分析的理论,分别对夏果型红树莓、秋果型红树莓、夏果型黑莓和秋果型黑莓在我国气候、土壤适生区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树莓在全国的区域试验结果以及我国目前栽培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了树莓在我国的栽培区划,为树莓产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引种栽培的主要理论---气候相似论原理,本文选取了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温度、年降水量、5~8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5~8月日照时数、年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8个气候因子作为分析因素。应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分别计算出我国156个站点与以上4种类型树莓原产地气候相似程度,并结合实践引种经验,初步划分出了4种类型树莓在我国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域。同时,选取了土壤p H值和土壤黏粒含量两个因素,将我国156个站点所在的60个土壤区进行了聚类,归纳成4个聚类组分。最后将以上两个结果叠加,同时结合区域试验结果,获得了4种类型树莓在我国的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栽培区划结果,形成了4种树莓类型引种的栽培区划图。主要区划结果如下:夏果型红树莓最适宜区为华北山区、华北平原、西北黄土高原及西藏拉萨地区;不适宜栽培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华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布在最适宜区周边。秋果型红树莓的最适宜区为西南南部、西北南部、华北北部;不适宜区为东北及山区、西北干旱风沙区、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他地区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夏果型黑莓和秋果型黑莓区划结果大致相同。最适宜区均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黑龙江西北部。适宜和次适宜区位于我国400mm降水量除了最适宜区以外的东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