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实验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测定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retinopathy,PV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及正常对照患者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含量,以期探讨嘌呤受体P2X7、VEGF与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眼部相关病史及眼底检查,实验分组如下: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组,共15例15眼,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为48.3±10.6岁;②2型糖尿病伴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组,共18例20眼,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在48-75岁,平均年龄为64.3±7.2岁;③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10例10眼,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在46-71岁,平均年龄为59.3±12.1岁。共计43例(45眼)。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PVR患者中B级2例、C级10例、D级3例(分级参照视网膜学会1983年发表的标准分类法),病史平均27天(9天-75天);18例PDR患者糖尿病病史平均12年(8年-21年),其中Ⅳ期8例、Ⅴ期5例、Ⅵ期5例(7眼),(分期参照中华医学会1984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视物遮挡、视物不见及眼前黑影飘动等眼病史平均5个月(2月-17月)。各组患者均符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指征,术前签手术同意及玻璃体标本采集知情同意书。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采集玻璃体液标本0.2-0.3ml,置于1.5ml Eppendorff离心管中。-70℃冰箱保存备用。待标本收集完整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定量检测PVR组、PDR组及正常对照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与VEGF含量。分别对PVR组及PDR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水平与VE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VR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含量为500.45±90.37pg/ml,PDR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含量为369.72±116.24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5.05±76.92pg/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VR组与PDR组相比,玻璃体液中的嘌呤受体P2X7含量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组玻璃体液中VEGF含量为249.64±36.90pg/ml,PDR组玻璃体液中VEGF含量为1289.69±295.77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5.44±38.58pg/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VR组与PDR组相比,玻璃体液中的VEGF含量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R组及PDR组两组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含量和VEGF含量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963、0.946,P<0.05)。结论:1.PVR患者中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含量水平明显增高,增高的幅度大于VEGF,提示P2X7在PVR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且P2X7受体促使PVR进展的作用大于VEGF。2.PDR患者中玻璃体液中嘌呤受体P2X7含量水平有增高,增高的幅度小于VEGF,提示P2X7在PDR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协同VEGF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3.PVR患者和PDR患者中,嘌呤受体P2X7及VEGF的含量相对于正常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提示它们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