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为这个巨系统提供下垫面和基础的城市地貌环境对于城市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快速推进的同时,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得城市地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尖锐,对上海城市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本论文以典型高强度人类活动的上海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对上海城市地貌进行自然和人文综合研究。自然地貌主要选取水系负地形和地貌形态指标来量化。人类造貌营力主要选取工业化和城市化指标来量化。分析上海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特点、规律及其对地貌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人类造貌营力划分为八个阶段;选取中心城区的黄浦区,近郊的闵行区、远郊的南汇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特点的人类造貌营力对地貌过程的不同影响;选取地貌形变作为上海典型城市地貌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地貌形变的阶段性、成因及致灾性,分析地貌形变与防汛墙的相互关系,提出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等等。 论文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城市地貌系统中,人类造貌营力逐渐超过自然营力,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海城市地貌环境是在自然地貌基础上由高强度人类活动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同强度的人类造貌营力对地貌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同,导致区域间水系、地貌形态的根本差异;地貌形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与人类造貌营力各阶段具有很好的耦合相关性;城市地貌资源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且遭到破坏以后是很难修复的;地貌形变具有明显的致灾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对市区河流沉积的控制作用导致市区河流淤积加快,河道很难治理。 在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过程中,应大幅度减小中心城区自然地理系统所承受的高强度人类活动压力。在市区外围建设、发展卫星城镇是缓解上海这个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根本出路。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必须站在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层面上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