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预适应具有强大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维持细胞内钙稳态可能是重要机制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牵涉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可能构成再灌注损伤多种因素的一种共同的分子基础-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它在缺血造成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种损伤因子的表达而发挥了中心调控作用,成为启动缺血性损伤的分子开关,Egr-1还影响SERCA2a及心肌β受体表达,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药物可以模拟缺血预适应,产生心肌保护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心肌转录因子Egr-1在缺氧预适应与前胡丙素预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1.用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体外原代乳鼠心肌细胞;2.用化学耗氧法模拟体内心肌缺血建立缺氧预适应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建立药物预处理模型,并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正常培养组(Control)、腺苷预处理组(AP)、缺氧预适应组(HP)、药物预处理组(PP)和缺氧-复氧损伤组(HR)。3.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搏动频率和形态;4.用乳酸-丙酮酸法检测细胞上清LDH值和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CK值;5.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gr-1的基因转录水平;6.用免疫应激法检测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1.细胞搏动频率及形态:缺氧预适应及前胡丙素能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培养后皱缩、变圆,伪足减少,HP组及PP组心肌细胞形态变化小于对照组;2.与正常培养组比较,模拟缺氧复氧组细胞上清中LDH和CK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拟缺氧复氧组比较,HP组、PP组细胞上清中LDH和CK值明显降低(P(0.05);但前胡丙素预处理组与缺氧预适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同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比较,缺氧预适应组(HP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前胡丙素预处理组(PP组)的Egr-1基因转录明显降低(P<0.05),而且AP组及HP组和P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4.同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比较,缺氧预适应组(HP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前胡丙素预处理组(PP组)的Egr-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AP组及HP组和P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1.缺氧预适应和前胡丙素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形态、搏动频率,降低心肌细胞上清中LDH和CK值,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前胡丙素能通过膜稳定作用来防御细胞受损有关;2.缺氧复氧损伤可明显诱导Egr-1的表达,缺氧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抑制Egr-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并减轻心肌缺氧复氧所致的损伤有关,可能是其对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