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申请入世的成功,我国在国际经济活中活力倍增,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贸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各类新兴产品迅猛涌现。随之也就带来了不计其数的使用说明书,为了让产品很快被消费者认可、正确使用,高质量的使用说明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书的词汇选择有如下特点:能用简单的就不用复杂的,能用常规的、标准的词汇而不用非标准的词汇,俚语、行话、方言及过时用语。在语意选择方面也有其特点,既多用字面意义而少用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用指示意义而少用联想意义。为了简洁,许多缩略词被用在使用说明书中。本文锁定英文食品说明书为对象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食品说明书的翻译问题。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的领军人物,是目的论创立者汉斯·弗弥尔(Hans J. Vermeer)的老师,其提出的文本类型学无疑对目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以上两个理论的结合点,来分析与探讨食品说明书的翻译。食品说明书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一般包括6个部分,如成分,功效,使用方法,生产日期,贮藏方法和保质期。作者根据文本类型学,将其归类为三种文本类型,即,着重于内容的文本、表达性文本和感召性文本。因此,本文在简要概述食品消费者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说明书中不同类型的文本功能持有怎样不同的期待。同时还指出了当前我国在食品说明书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将目的论中的三条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及忠诚法则,应用到具体的食品说明书中,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两条翻译方法,即,事实翻译方法和情感翻译方法,同时提出了些应对食品说明书英译的建议。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因为其实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国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食品,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进而达到促进出口之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