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以来,语言的意义问题一直是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之一,塞尔致力于对专名意义和指称问题的研究。塞尔的专名指称理论经历了从描述理论到意向性理论的转变,在整个指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是对塞尔专名指称理论的系统研究,从专名指称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塞尔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对指称问题的阐述,将其理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簇描述理论时期和意向性理论时期,对每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分别加以论述,并对其思想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前期的塞尔发展了弗雷格和罗素的描述理论,从专名使用实践出发考察专名的指称,提出了簇描述理论,通过簇摹状词的概念来说明专名的指称机制;后期则转向对心灵哲学的研究,将意向性理论运用到对专名指称的说明中,提出了意向性指称理论,强调意向内容在确定专名指称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塞尔的意向性指称理论,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意向性理论与描述理论、因果历史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出其理论实质;接着从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的关系、专名指称研究的语用学转向以及意向内容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三个角度对其理论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加以阐释,从而为指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