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从法律角度分析,可以理解为投资者(股东)因其投资付出的对价,因而享有的权利和收益。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股利是公司向投资人分配的税后利润即对净利润的分配。可以用每股收益来表示股利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量,该指标是反映公司盈利情况的重要财务数据指标之一,是公司对外报送财务报表时,最能引起报表使用人的眼球的指标。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里,它同样也是公司业绩的“晴雨表”,通过它的变动说明公司的经营成绩。正是因为它拥有如此的魔力,因而也同时成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最能被“粉饰”、“妆扮”的角色之一,它同市盈率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因此也成为最具有欺骗性的可操作的工具之一。公司向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要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对税后利润提取公积金之后进行的分配活动。股利分配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关系,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在兼顾投资人与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基础之上,将实现的利润在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企业内部的有关项目之间、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活动。文将结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及其相关的财务制度。以创业板作为对象,以具体的公司为实例,采用比较相关财务数据指标、个案分析、数据模型等方法,对创业板的股利概念、股利分配形式、分配政策、以及分配当中出现的侵权违法行为进行浅略的剖析,并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第一章,简单介绍和解释了创业板的概念、特点和其成长历程。第二章,介绍了股利的概念、相关的股利理论、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分配方式、创业板的股利分配举例说明和解释.第三章,关于股利分配政策的概念、作用和实务中存在的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第四章,介绍了股利支付方式。第五章介绍了创业板股利分配政策理论、股利分配冲突,并实例分析了相关问题。第六章.从内部制度和外部市场机制两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保护股东权利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