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福州、长乐、莆田等地区的水池淤泥分离到细菌184株,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采用点接法对184株细菌进行筛选,筛选得到拮抗细菌11株:采用圆滤纸片筛选法对184株细菌进行复筛,筛选得到拮抗细菌19株。通过连续传代5代以上,丛中挑选出具有稳定遗传拮抗作用的菌株R-15进行理化试验,细菌鉴定方法鉴定拮抗菌株R-15,结果发现,R-15菌株的理化性质与沙雷氏菌属细菌极为相似,初步鉴定其为粘质沙雷氏菌。将R-15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培养,结合R-15菌株培养时间与产拮抗活性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h到40h之间处于拮抗作用的持续期,在20h开始产大量拮抗活性物质后,能使嗜水气单胞菌迅速受到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菌体数量迅速减少,但是不可能完全杀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R-15菌株发酵产拮抗物的试验条件。确定了R-15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2%,玉米浆1%,黄豆饼粉2%,蛋白胨0.3%,硫酸铵0.5%。最佳发酵条件为:22h菌龄、4%(v/v)接种量、摇瓶装量为80ml/250ml、发酵温度为32℃、摇床转速180rpm、发酵初始pH值为7。采用最佳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拮抗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20%-70%的(NH42SO4不能使拮抗成分有效分离,采用正己烷、已醚、乙酸乙酯三种有机溶剂均不能把拮抗成分从发酵液中有效分离出来,说明采用萃取法获得拮抗成分粗提液的方案也不可行。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也不能使拮抗成分有效分离,对发酵滤液进行不同温度、不同pH处理,测定其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R-15拮抗成分能耐受较宽的pH,在pH为3-9均保持拮抗活性,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拮抗活性物稳定,当pH为9时其抑菌圈与对照几乎相当;但高温对拮抗成份活性影响较大,当温度达到60℃时,活性消失,40℃时活性最强。活性不受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影响。其活性组分的结构和抗菌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耐辐射球菌是地球上最抗辐射的生物之一,其超强的极端环境抗性机制,一直是各国研究者的追踪热点。目前的研究认为,耐辐射球菌的抗性机制可归为保护、耐受和修复三个方面。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也试图寻找耐辐射球菌独特的机制,来理解该细菌超强的辐射抗性。随着近几年自由基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研究者认为耐辐射球菌的抗氧化机制是其具有超强电离辐射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耐辐射球菌体内已有许
摘要:教学情境是教学的情感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综合,是学生学习的背景。创建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上课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还能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觉醒,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框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用处,激发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教学  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在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最通俗易
摘要: 椭圆焦点三角形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高考容易丢分的题型。我通过学习和日常练习的积累,就椭圆焦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克服学习椭圆焦点三角形时的困难、突破瓶颈。  关键词: 椭圆;焦点三角形;性质  椭圆焦点三角形以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与椭圆上任意一点P组成的三角形。也就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所示:F1、F2是椭圆x2a2
研究目的:本论文制备电纺丝材料作为血管支架,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并用eNOS基因对细胞进行修饰。进行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外构建和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探索血管组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