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中风是人类最常见的三大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中风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有利于指导治疗、促进患者康复以及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首发中医证候及其中药辨证治疗对中风病预后是否有影响,是该病中药辨证论治疗效值得参考的证据来源。目前,国内这方面报道甚少,探求中医证候及其中药辨证治疗与该病预后的相关性将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卒中登记及不同时点的随访,探讨影响急性期中风病预后的各种可能因素,包括首发中医证候与预后的关系、中药辨证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等,为减少卒中的复发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获取较好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证据。方法采用纵向研究与横断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登记系统连续纳入2005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住院治疗的首次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疾病病情、中医证候、中药首次辨证治疗情况,随访发病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和两年各个时点患者的生存状况,并用BI(Barthel index)评分记录存活患者的残疾水平及功能恢复程度。以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各个随访时点的预后因素及各时点与中药辨证用药的相关性,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BI、生存状态的诸多因素,通过Cox回归方法进行中药首次辨证用药等因素与生存时间关系的探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首发脑卒中患者687例。687例中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以单个证候中风证和痰证的出现频率最高,证候的组合以三种证候组合和两种证候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单个证候中以风证和痰证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81.4%和64.0%;出现频率最低为阴虚阳亢证,为3.2%。在两证候组合中以风证和痰证组合出现率最高,为40.2%:其次是风证和火证的组合,出现率为25.2%。预后因素分析提示,四个随访时点的BI的分类均与入院时NIHSS评分的关系有显著性意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个随访时点的BI的分类与入院时中医类型、住院时间的关系有显著性意义;三个月、一年两个时点的BI分类与入院时空腹血糖、入院时收缩压的关系有显著性意义:三个月、六个月两个时点的BI的分类与年龄分段、入院时火热证、痰证、证候的个数存在显著性意义:三个月时点的BI分类与入院时气虚证、房颤病史的关系有显著性意义;一年时点的BI的分类与既往高血压病病史的有无存在显著性意义:四个时点的BI分类与既往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中风病史的有无、入院延搁时间的关系无显著性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三个月BI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中医类型(中经络中脏腑)、NIHSS评分。与六个月BI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NIHSS评分、冠心病病史。与一年BI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火热证记分、气虚证记分、NIHSS评分。与一年BI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NIHSS评分。与三个月死亡结局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瘀证记分、气虚证记分、住院天数、NIHSS评分。与六个月死亡结局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NIHSS评分、住院天数。与一年、二年死亡结局有关的独立因素为年龄和NIHSS评分。中药辨证治疗方面,与中风证候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相对应的息风止痉平抑肝阳药、清热药、化痰药、活血药、补气药和补阴药均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分别占所用药物的18.2%、4.6%、16.7%、24.3%和10.5%:使用以上药物的患者分别占所有患者的93.2%、44.8%、87.2%、94.8%和41.9%。四个时点的预后情况与中药单味药及中成药的使用均未见显著性意义。将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药证相符与否作为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BI的独立因素发生了变化,三个月时点有意义变量包括年龄、中医类型、NIHSS评分、气虚证记分,六个月时点包括年龄、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和住院天数,一年、二年时点则有年龄、NIHSS评分。在该模型中,中药汤剂及中成药药证相符与否无显著性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年龄(OR=1.067,95%CI:1.043~1.092)、中医中风类型(OR=2.145,95%CI:1.046~4.392)、NIHSS评分(OR=1.042,95%CI:1.046~4.392)。将中药汤剂及中成药药证相符与否作为自变量之一引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生存时间的有意义变量仅有年龄、糖尿病病史、中医类型、NIHSS评分。中药汤剂及中成药药证相符与否在模型中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期脑卒中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入院时年龄、NIHS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最为密切,住院天数、中医类型(中经络中脏腑)、冠心病病史、火热证记分、气虚证记分对不同时点也具有意义的影响。对不同时点BI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尚还包括入院时空腹血糖、入院时收缩压、证候个数、房颤病史、卒中病史等。上述因素中年龄、NIHSS评分、冠心病病史等对预后的影响与其他研究有相近。结果也提示,中药汤药及中成药药证相符与否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预后无显著性意义的影响。由于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上述结果尚有待试验性研究或长期随访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