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O4@Cu纳米模拟酶的制备及在四环素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环素作为目前可用的低廉广谱抗生素种类之一,在人类疾病治疗、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中广泛用于细菌、原虫和真菌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由于四环素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明显,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滥用情况,导致动物源食品中存在一定的四环素残留,而人类长期接触低水平的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对肝脏和肠胃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潜在耐药菌的产生。因此,开发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四环素检测方法已成为四环素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方法的高成本、操作复杂、仪器昂贵等弊端,将纳米模拟酶信号放大技术、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作用与比色可视化传感技术相结合的生物传感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强的特异性,而且操作简单、耗时短、样品消耗小、分析成本低,因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因此,本文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纳米模拟酶,利用氧化还原法在四氧化三铁表面包裹铜合成核壳型纳米材料Fe3O4@Cu,并将Fe3O4@Cu纳米模拟酶与核酸适配体相结合,开发了两种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低成本、简单快速的比色传感器,用于四环素残留的检测。(1)纳米模拟酶的制备及表征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进一步利用氧化还原法在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表面包裹一层金属铜合成核壳型Fe3O4@Cu纳米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纳米粒度仪对Fe3O4、Fe3O4@Cu进行了表征。通过动力学实验表明,Fe3O4、Fe3O4@Cu对底物H2O2与TMB的Km值均低于天然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表明本文合成的纳米酶对底物H2O2与TMB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稳定性实验表明,Fe3O4@Cu的催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室温保存三个月仍能保持原有活性的60%。(2)基于纳米酶与适配体“turn off”型比色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四环素采用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利用Fe3O4@Cu对不同长度单链DNA吸附能力差异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模拟酶与核酸适配体的“turn off”型比色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四环素的检测。为了提升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本文对传感器中的封闭剂浓度、cDNA-1浓度、APT浓度等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实现了四环素的高灵敏和特异性检测,线性检测范围为10-2μg/L-103μg/L,最低检测限为0.01μg/L,在牛奶样品中加标回收率在71.79%-111.54%。(3)基于适配体与纳米酶“turn on”型比色传感器检测四环素采用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利用Fe3O4@Cu对单链DNA、双链DNA的吸附能力差异开发了一款“turn on”型比色传感器用于四环素的检测。本文对cDNA-1用量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cDNA-1与APT的杂交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实现了对四环素的检测,线性检测范围为10 mg/L-80 mg/L,最低检测限为0.688mg/L。
其他文献
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深度和广度也不同,为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在高中化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加强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以提升高中化学教
研究了第三类Cartan-Hartogs域YⅢ上一类与Bergman核函数有关的双全纯不变量JYⅢ,以及当点(W,Z)趋于边界(а)Ym时JγⅢ的极限.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重要工具学科,小学生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这是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国家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遵循
介绍利用云南省楚雄州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XCORS)运行性能的测试数据,对CORS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定位精度以及兼容性方面进行测试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运行性能的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当前全国的职业院校都在推行一体化教学体系,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淄博市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积极筹备并依据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成立了经山东省人社厅批准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守则,而英语则是最受欢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想要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顺利的使用英语,还需要在高中
在学习大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中的电场部分时,避免不了要求解一些带电体的电场强度(),而求解带电体的电场强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离不开运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本文就两
海州湾位于中国东部海域的脐部,是东海与渤海之间的纽带。海州湾渔民祖祖辈辈漂泊在“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的大海上。因此,海上渔民风险很大,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抵御自然力的手
期刊
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尤其是其中存在的各种有源干扰,给雷达系统的探测与目标跟踪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雷达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
微课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的重要成果,由片头、知识点教学和片尾三部分组成。片头、片尾制作技术难度大,大多教师做法都是简单地一带而过,最终影响整个微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