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设计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张,城市内部改造频繁。原来居于城市内的大量工业停产搬迁,从而留下许多工业遗址。这些厂房所在的地区,生态系统严重恶化,对城市的更新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废弃地地区的关注。通过对工业废弃地进行重新改造和环境恢复,以获得完善的生态系统资源和优美的景观环境,同时传承保留原有场地的历史文脉,已经引起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已经成为当代景观设计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面对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景观设计师任重道远。本文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入手,以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设计为例,通过探索工业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分析保护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城市公园生态景观的建设提供一个理性的依据。   中山岐江公园原址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粤中造船厂,该厂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该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与挑战,饱含历史沧桑,最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倒闭,在这四十年中,几代人的工作历程见证了工厂的变迁。1999年6月中山市规划局委托北京土人景观设计团队对此处厂房区域进行公园设计,经过2年多的努力于2001年10月建成。该设计于2002年10月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此外,该公园的设计还陆续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等多个奖项。以岐江公园做为案例即具有代表中国特色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特定性,又具有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阐述二十世纪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同时结合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技术理论,把艺术思想作为设计的资料库;把生态思想作为设计的科学依据;把历史文化作为设计的精神源泉;把工程技术作为实现园林艺术的手段,将岐江公园从艺术、生态、历史文化、工程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   最后通过对岐江工业遗址公园建成后现场考察及问卷调查,分析此类工业遗址公园生态景观的设计要点,并总结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原则及方法。达到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建筑明器是随葬品中的“建筑模型”,是“灵魂的寓所”,属于广义美术学研究的范畴。对于建筑明器的研究,可以部分的还原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艺术元素,可以了解中国占代建筑所包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合唱艺术在中国也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中国民歌合唱,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新发展,它作为一种合唱形态以其特有的一种审美特征,吸引
期刊
宜兴市蜀山古南街作为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曾经人口聚集,商市繁荣。在明清时成为宜兴独立的商业和客运中心,具有“因商而成”、“因市而荣”的特征。目前它作为丁蜀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