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修饰及其应用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g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随后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TiO2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物,并以此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ATRP法在纳米T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制得T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PS大分子链成功地接枝到纳米TiO2粒子表面。力学性能、动态力学分析(DMA)及热失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显示,SBS/Ti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均明显优于纯SBS及SBS/TiO2复合材料。经紫外光老化后,SBS/Ti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率最高。(2)采用ATRP法在纳米TiO2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制得T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并以此对聚甲醛(POM)进行改性。FT-IR、TEM及TGA等测试结果表明,PBA大分子链成功地接枝到纳米TiO2粒子表面,接枝率为23%。X射线衍射(XRD)、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T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的加入,降低了 POM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结果显示,POM/TiO2-g-PB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明显优于纯POM及POM/TiO2复合材料。(3)利用已制备的纳米TiO2粒子和TiO2-g-PBA复合粒子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XRD、XPS及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结果表明,PBA大分子链成功地接枝到纳米TiO2粒子表面。力学性能、TGA及抗老化性能测试表明,PVC/TiO2-g-PB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于纯PVC及PVC/TiO2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环烷酸是石油酸中最主要的部分,它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油品的性质,因此原油中的环烷酸在加工过程必须被脱除。同时,环烷酸又是一种精细化工原料。研究环烷酸的应用,将其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