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MP-1微视野计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ery750型)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探讨两种检查手段的关系及二者的优缺点。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6例,分为三组,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及开角型青光眼组,分别进行MP-1微视野计(意大利Nidek技术)检查及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ery750型)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上、下、鼻、颞、中心五个区域,其中视野阈值图上的上、下、鼻、颞、中心这五部分与MP-1微视野眼底图上的下、上、颞、鼻、中心的五部分相对应,分别计算平均光敏感度值,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值(MS1)均比相应的微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值(MS3)高,差值10.34±7.89dB,具有显著性差异(t=8.792,P=0.000<0.001)。且二者的平均光敏感度值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820,P<0.001)。青光眼患者均为中心注视,相对稳定者占43%,相对不稳定者占57%。在7例Humphery750型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MP-1微视野计检查显示盲点扩大。在4例晚期青光眼患者中,用Humphery750型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未检查出视野范围,而在MP-1微视野计中可查出中心管状视野和/或颞侧视岛。结论:MP-1微视野计的检查结果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查结果一致,我们认为它可以准确评价患者视功能,可以作为青光眼患者的检查手段,并且由于它可以更早地发现青光眼患者病理改变,所以在青光眼的诊断及视功能评价中,它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