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同一文化群体长期使用进而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或句子,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语言中存在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不仅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而且为日常用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习语中包含大量与动物相关的习语,主要原因是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在漫长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人类根据动物的外形和习性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不自觉的将动物的特征与人类自身的属性联系起来,用以表达各种情感,达到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意义深远的目的。迄今为止,英语习语一直备受中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传统语言学角度对英语习语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语法、修辞效果以及翻译等层面,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引入和快速发展,部分学者尝试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习语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虽然对于英语习语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概念隐喻理论将习语作为固定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无法体现英语习语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实时在线过程。因此,本论文试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习语的意义在线构建和理解过程进行详细论述。1997年,福科尼亚正式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这一理论通过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映射、新创结构等视角来构建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从而阐释意义构建的机制。此外,概念整合网络也是该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种网络类型: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概念整合理论已被娴熟地应用于语言诸层面的分析和解释中。然而,至今鲜有人将该理论应用于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本论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类型分别对隐喻型英语动物习语和转喻型英语动物习语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发现:首先从数量上来说,隐喻型英语动物习语远远多于转喻型英语动物习语,而且在所收集的习语当中,大部分归属于镜像网络和单域网络;另外从习语的意义构建来说,习语的意义构建过程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动态呈现,并且四种类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均能对英语动物习语意义的理解过程进行合理的阐释。这一研究证实了概念整合理论对于揭示英语动物习语背后的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也为今后英语动物习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