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才往往有着比常人更不幸的命运,近代文人苏曼殊正是如此。今天再说起苏曼殊,如果不是在挂一漏万的历史中被遗忘,就是在莫衷一是的传说中被歪曲。那么生前呢?天既未假其年,人又常沮其意。偏偏留下那些清丽绝伦的诗文,读来齿颊生香、引人断想。然而仅仅停留在印象式的审美层面,还远不足以把握苏曼殊的真相。只有尽可能将苏曼殊其人其文还原回历史的真实,才有可能进行批判式的思考和分析性的评判,达成对话式的印证和心灵间的感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拟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苏曼殊。循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心理分析、影响研究、形式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了文化研究的批评视角,使苏曼殊模糊的形象逐渐清晰。通过考察中日混血的身世给苏曼殊造成的“遭逢身世,有难言之恫”的隐痛,剖析他离奇的性格侧面和古怪的行为举止,透视他别样的文化风格和特定的文化理想;对苏曼殊的文学史价值,在文本细读和文学社会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客观的重估;而归纳其文化史意义,则通过对苏曼殊具体文化活动的回顾和评判,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自律等更为复杂的参照尺度引入进来,揭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苏曼殊这一具有跨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个案的选取,对中国新文学的生成脉络、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再定位、近现代化过程中民族的文化自律等热点问题提出见解,以引起更加深入的思索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