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结构变动及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以昭通市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云南省农业各个地区在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要素拥有量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又要求不同的生长环境和要素投入比例,因此各地区在不同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地区间存在的巨大差别使得某些农作物总体上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是在某些地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云南省农产品生产也是如此。  本文首先应用shift-share模型(位移分析法)对云南省的四大产业,即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在2001—2011年这一时间段的生产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测算出来云南省各州市在2001年和2011年这两个年度间四类产业结构变动中的总位移、差异位移和均衡位移,以此可以得知:①每个州市的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全省平均水平,②该地区是否很好的改善或较好的发挥了当地的比较优势产业,③就全省总体而言发展比较快的产业在这些地区发展的是快还是慢。然后对每个州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接着以①种植业是优势产业;②种植业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③农业总产值增速慢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个条件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州市——昭通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优势指数法测算出了昭通市在2001—2011年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经过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得知在昭通市哪种粮食作物相对于全身而言是具有产量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以及综合比较优势的。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最后,对本文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以及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在中央明确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