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大鼠Th1/Th2/Th17的影响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SD大鼠模型,研究头花蓼对SD大鼠辅助性T细胞Ⅰ型(Helper T cellsⅠtype, Th1)与辅助性T细胞Ⅱ型(Helper T cellsⅡtype, Th2)细胞平衡以及Th17/IL-23(Helper T cells17 type, interleukin-23)的影响,探讨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AG)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分离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头花蓼(8μg/mL、16μg/mL、32μg/mL、64μg/mL、128μg/mL、256μg/mL、512μg/mL、1024μg/mL)共同培养72h后,加入CCK-8试剂并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情况。2.将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和头花蓼组,每组20只。头花蓼组和模型组以1.0×109CFU/mL幽门螺杆菌菌液进行灌胃;空白组以等量的无菌脑心浸液肉汤进行灌胃;隔日进行一次灌胃,共进行5次。末次给菌结束4w后,随机取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各6只进行微需氧培养、氧化酶和快速尿素酶,HE染色实验,鉴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模型构建成功后,头花蓼组以头花蓼生药4.74g/d的剂量连续灌胃治疗14d,模型组和空白组以无菌双蒸水灌胃。3.给药结束后第4w取各组SD大鼠的胃黏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组织微需氧培养,观察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和根除率,并使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SD大鼠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和IL-23含量。4.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胃黏膜中IFN-γ,IL-4, IL-17和IL-23的mRNA含量。  结果:1.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头花蓼浓度<128μg/mL时,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中头花蓼浓度为32μg/mL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头花蓼浓度≥128μg/mL时,淋巴细胞数量开始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SD大鼠感染幽门螺杆菌第4w,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培养可达105CFU/g,胃黏膜组织炎症评分可达2.588+0.463,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感染SD大鼠相关性胃炎动物模型。3.头花蓼组大鼠在治疗结束后,炎症程度显著降低,炎症评分为1.725+0.33,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细胞因子 IFN-γ,IL-4,IL-17和IL-23检测,与空白组SD大鼠比较,模型组SD大鼠血清IFN-γ,IL-17,IL-23显著升高(P<0.05),而IL-4有所降低,无显著差异性(P>0.05);头花蓼组SD大鼠经头花蓼治疗后,其血清IFN-γ明显降低,IL-17,IL-23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有所升高,无显著差异性(P>0.05)。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黏膜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和IL-23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SD大鼠比较,模型组SD大鼠胃黏膜中IFN-γmRNA转录水平上调1.6±0.09倍,IL-4mRNA转录水平下调4.6±0.09倍,有显著差异(P<0.05),IL-17mRNA转录水平上调9±0.02倍, IL-23mRNA转录水平上调2.3±0.07倍(P<0.05);头花蓼组SD大鼠经头花蓼规范治疗后,其胃黏膜中IFN-γmRNA的转录水平下调2.0±0.04倍,IL-17mRNA转录水平下调1.5±0.03倍,IL-23mRNA转录水平下调1.4±0.17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IL-4mRNA转录水平有所升高,上调1.3±0.04倍(P>0.05),但没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1.头花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调节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2.头花蓼可以纠正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Th1和Th2免疫应答失衡;3.头花蓼可以下调IL-23,抑制IL-23对IL-17的诱导作用,避免细胞因子IL-17异常分泌导致病理损伤,进而调节HAG的免疫平衡紊乱。
其他文献
模糊限制语是实现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因其特殊的功能,模糊限制语被广泛地运用于英语商业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增加英语商业广告的吸引力,增强其说服力,提升其客
目的:探讨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噻唑蓝法分别检测(0、20、50、80umol/L)AM1241和(0、10、20、30、40umol/L)AM630干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对鼻咽癌预后的临床意义。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鼻咽癌(NPC)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
目的:   探讨眼眶肿瘤性眼球水平移位患者机体融合力的大小,明确眼球移位与融合力的关系以及眼球移位与斜视度的关系,从而对眼球水平移位距离与双眼融合功能以及斜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