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安全、稳健地运行是金融体系良性发展的关键。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机构的监管分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两种形式,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非现场监管方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迅猛,网点数量、业务范围和资金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2006年后开始法人化的外资银行享受了国民待遇,得到高速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面临了更严格的监管,需要建设银行非现场监管系统,向银监会报送规定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报表,和大量临时的调研报告。RZ银行(中国)是刚在中国成立法人银行不久的外资银行。成立法人银行后,完成了行政架构的变更,会计记账系统和客户信息系统的也实现了统一。但在报表制作方面,特别是非现场监管报表方面还是以各个分行自行完成,制作的方法和数据的来源都没有统一化。总行层面的数据汇总也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外部监管日益严格,时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监管数据的迟报、漏报、错报问题时还会面临监管部门的严厉的处罚。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RZ银行(中国)为应对各方监管要求和自身的经营要求需要如何实施的应对非现场监管的策略。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和外资银行法人化后面对的监管环境,深入分析RZ银行(中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实现方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一,对外资银行和我国的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希望通过RZ银行(中国)的非现场监管的应对策略研究,为其他在华外资法人银行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第二,剖析了RZ银行(中国)成为外资法人银行后在非现场监管方面面临机会与挑战,发现RZ银行(中国)的内外竞争力,确定RZ银行(中国)公司应对非现场检查的策略;第三,从组织、业务流程和系统方面,本文对如何实现RZ银行(中国)的非现场监管应对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