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这一未解的世界之谜,近年来在西方有关领域成了讨论最多、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然而在国内哲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虽然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是其整个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经典作家在意识问题上发表了自己天才的见解,包含着极为丰富、深刻和超前性的内容。但是,由于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者对经典著作的理解范式渗透着根深蒂固的民间心理学构架,导致已有的阐释存在着诸多误解和不到位的地方,甚至把它置于二元论的境地。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部分研究相比,在其他部分得到迅猛的发展的同时,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探讨相比之下却显得有些单薄,并且以往的研究还不能联系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意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进行深入理解。因此,文章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出发,彻底摒弃民间心理学的解释范式架构,消解传统解读中存在的二元论幽灵,实现对经典文本的正确解读;另一方面,尝试借鉴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意识科学研究成果去确证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正确性,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文共分十个部分(含前言和结语)。第一部分(前言),阐述研究的理论背景,确定研究的对象,指出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第1章),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的意义,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反思。第三部分(第2章),重点介绍当代多学科的意识问题研究情况,阐释各学科意识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第3章),借鉴当代西方心灵哲学语言分析这一利剑,重点分析“灵魂”、“心灵”、“意识”、“心理”、“精神”和“思维”等心理语词的用法,阐述经典作家对上述心理语词用法的基本观点,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中所使用的心理语词的实质仍是大脑内发生的物质运动,并指出本文的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些语词。第五部分(第4章),论述意识的本体论问题,在对本体论作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以及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问题。第六部分(第5章),分析意识的种类和本质问题。从不同的划分标准出发,对意识进行分类,着重探讨意识本质的多层次性。第七部分(第6章),讨论意识的发生机制问题。着重分析作为观念意识和作为实在意识的发生机制。第八部分(第7章),研究意识的内容问题。借鉴西方心灵哲学心理内容研究的成果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分析论证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和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统一。第九部分(第八章),探讨意识和大脑的关系。基于对原著正确理解,结合当前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阐明如何正确言说意识与大脑之间的因果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的关系问题。第十部分(结语),指出在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是一个未竞的事业。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人肉搜索”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它渐渐成为网络上热点事件的常用搜索工具。“人肉搜索”现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上的道德卫士高举“人肉搜
学位
自然语言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量化表达式,人工逻辑语言的表达式也不能缺少量词,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日常推理时,更是离不开量词。因此,量化问题的研究是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一个重
所谓“治道”,简而言之,就是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理论。在我国古代,“治道”特指孔子之道。纵览历史,但凡缔造治世局面的君王,大都因为遵循孔子之道。到了汉代,儒家
“直”是《论语》中关于德性的重要范畴,同时具有伦理上的意义。历史地看,“直”是孔子之前就存在于政治领域的传统美德,是指导和规范政治统治者的道德要求。在《论语》中,“直”
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有增无减,对罗尔斯正义体系及其内部各理念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其有关理论的质疑与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这些争议与批评的观点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