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微循环障碍、脑缺血是引起脑继发性损害的基础。本课题研究着重于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微血管的改变、脑微血栓形成及伤区脑组织代谢的变化,并试用蝮蛇抗栓酶治疗探讨其对脑微循环及脑损伤作用。本研究分为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两部分。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及脑代谢的变化 采用雄性SD大鼠228只,随机分组,观察上述几个问题。结果:(1)脑损伤后10min至24h的脑组织光镜示,脑微血管内均可见微血栓形成;(2)伤后10min至24h已见到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或存在“无血管区”;(3)硝酸镧示踪,伤后30min可见镧渗透出血管外,也见于神经轴突内,3h后镧透出增多,24h最显著;(4)EB示踪结果与镧示踪相仿;(5)血液流交学检测:全血粘度、血球压积(Hc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于伤后3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6)脑水含量于伤后3h以后有明显升高,以24~72h最显著(P<0.01);(7)脑组织离子检测:伤后3~72h Na+、Ca++明显高于正常(P<0.05),K+、Mg++则显著降低(P<0.01);(8)脑代谢检测:伤后30min~3h谷氨酸及N-乙酰门冬氨酸相继已有降低,3h~24h降低显著(P<0.01),与此相反γ-氨基丁酸、胆碱、氨基丙酸于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