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织造布是目前纤维制品市场的一大门类产品,其用途越来越广泛,由于加工特点及产品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大多采用合成纤维,并以涤纶、丙纶为最多,个别情况采用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混配纤维,造成产品的亲水性能差。非织造布无论是在医卫材料还是在服用、擦拭用材料方面均对亲水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改善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改善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本文分别采用化学改性、等离子体改性和紫外辐照改性三种方法,通过亲水性测试指标的变化评价改性效果。采用表面活性剂KL-WPS200611108和KL-WPS200611105对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整理,利用正交实验分析确定出较优的整理工艺。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KL-WPS200611108能明显改善涤粘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60g/L、浸渍时间20min、浸渍温度70℃、焙烘温度160℃。应用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接枝改善涤粘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确定最佳水平组合,研究整理前后涤粘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亲水性能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接枝改善涤粘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丙烯酸浓度、浸渍温度、极板间距、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整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丙烯酸浓度50%、浸渍温度40℃、极板间距5mm、处理时间6min。采用紫外辐照技术对浸渍丙烯酸的涤粘非织造布进行处理,详细探讨了丙烯酸浓度、浸渍温度、处理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亲水性能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整理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紫外辐照技术改善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是可行的,当丙烯酸浓度50%、浸渍温度60℃、处理时间4min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达到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