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及猪SMAF1,ATGL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离、培养及鉴定猪前脂肪细胞,以及研究在猪脂肪细胞发生(adipogenesis)和脂肪细胞功能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长大杂交猪为试验材料,建立分离、培养和鉴定猪前脂肪细胞的方法;采用候选基因法选择在脂肪细胞发生和脂肪细胞功能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小脂肪细胞因子1(small adipocyte factor 1,SMAF1)和脂肪甘油酸脂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应用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分离克隆猪SMAF1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猪SMAF1和ATG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同时以4月龄梅山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研究猪SMAF1和ATGL基因在脂肪型猪和瘦肉型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 猪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1 采用酶消化法从新生小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猪前脂肪细胞,建立了猪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细胞由刚接种时的纺锤形逐渐变圆,慢慢聚集脂滴,聚集脂滴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体积增大,培养至7天后,有少部分细胞从瓶底漂浮起来,慢慢死亡。 1.2 根据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猪前脂肪细胞接种后,第1~2天生长缓慢,第3天生长开始加快,进入指数生长期,持续3天左右后进入平台期,第7天,细胞数量开始逐渐减少。 1.3 用油红0染色法对细胞的分化潜能进行鉴定,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变化,被染色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培养7天后,被染色的细胞数量逐渐变少。 2 猪SMAF1基因的克隆鉴定 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RT-PCR方法,根据人和小鼠SMAF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猪SMAF1基因cDNA序列,所克隆基因片断全长256bp(GenBank登录号:DQ191892),编码包括81个氨基酸的完整编码区,该序列与人和小鼠SMAF1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6%和78%,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大鼠和牛的相似性分别为81%、67%、70%和84%。 3 猪SMAF1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 半定量RT-PCR分析了猪SMAF1基因在大白猪11种组织中的表达谱,以及在4月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脂肪型猪(梅山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猪SMAF1基因在脂肪组织中有高丰度的表达,在肺、肝、子宫、肌肉组织中的表达丰度极低,而在其它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猪SMAF1基因在4月龄瘦肉型猪(大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明显的低于脂肪型猪(梅山猪),差异显著(P<0.05)。
其他文献
内蒙古绒山羊的山羊绒一直备受人们的喜欢。但是,我国的羊绒市场在流通交易的过程中,不分等级,不按质论价,造成了养殖户一味追求产绒量而使羊绒品质不断下降的现状。同时,全
家蚕是人类利用较早的经济昆虫,也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家蚕对病害的免疫力差,一直威胁着蚕业生产,所以蚕体免疫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而且具有模式研究的
蚕丝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蚕丝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蚕丝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蚕丝业由集体统一经营向统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植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有1/3耕地由于高盐分而对植物生长不利。盐碱地不仅降低耕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制约着耕地持续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豆(Glycine max)作为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传统育种方式虽已成功了培育出耐盐碱大豆品种,但同时具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耗时耗力,并且存在着遗传不稳定性。随着基因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