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离、培养及鉴定猪前脂肪细胞,以及研究在猪脂肪细胞发生(adipogenesis)和脂肪细胞功能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长大杂交猪为试验材料,建立分离、培养和鉴定猪前脂肪细胞的方法;采用候选基因法选择在脂肪细胞发生和脂肪细胞功能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小脂肪细胞因子1(small adipocyte factor 1,SMAF1)和脂肪甘油酸脂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应用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分离克隆猪SMAF1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猪SMAF1和ATG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同时以4月龄梅山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研究猪SMAF1和ATGL基因在脂肪型猪和瘦肉型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 猪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1 采用酶消化法从新生小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猪前脂肪细胞,建立了猪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细胞由刚接种时的纺锤形逐渐变圆,慢慢聚集脂滴,聚集脂滴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体积增大,培养至7天后,有少部分细胞从瓶底漂浮起来,慢慢死亡。 1.2 根据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猪前脂肪细胞接种后,第1~2天生长缓慢,第3天生长开始加快,进入指数生长期,持续3天左右后进入平台期,第7天,细胞数量开始逐渐减少。 1.3 用油红0染色法对细胞的分化潜能进行鉴定,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变化,被染色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培养7天后,被染色的细胞数量逐渐变少。 2 猪SMAF1基因的克隆鉴定 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RT-PCR方法,根据人和小鼠SMAF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猪SMAF1基因cDNA序列,所克隆基因片断全长256bp(GenBank登录号:DQ191892),编码包括81个氨基酸的完整编码区,该序列与人和小鼠SMAF1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6%和78%,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大鼠和牛的相似性分别为81%、67%、70%和84%。 3 猪SMAF1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 半定量RT-PCR分析了猪SMAF1基因在大白猪11种组织中的表达谱,以及在4月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脂肪型猪(梅山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猪SMAF1基因在脂肪组织中有高丰度的表达,在肺、肝、子宫、肌肉组织中的表达丰度极低,而在其它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猪SMAF1基因在4月龄瘦肉型猪(大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明显的低于脂肪型猪(梅山猪),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