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为观察指标,观察中医证型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观察91例60~79岁高血压患者,通过填写高血压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问卷收集年龄、性别、体重、心率等基线资料和证候分级量化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等证候,24h动态血压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1.老年高血压的证候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47/91)、阴阳两虚证(35/91)、肝火亢盛证(8/91)、痰湿壅盛证(1/91),但鉴于痰湿壅盛证的样本量较小(理论频数小于5),尚不能证实上述证候构成比的临床意义。将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共计90例作为有效证候样本。2.在有效证候样本中,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各证候组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比较,日间收缩压、日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杓型节律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P<0.01)、心率(P<0.01)、日间舒张压(P<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肝火亢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相比,肝火亢盛证组的年龄明显小于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两组,日间舒张压、心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阴虚阳亢证与阴阳两虚证之间日间舒张压、年龄构成、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3.男、女两组间年龄、心率、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日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均无统计学差异,血压的昼夜节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老年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中,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较为常见,提示老年高血压的证候本质可能为本虚标实。2.在老年高血压中,“日间舒张压”、“年龄”、“心率”与证型呈明显相关性。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是否杓型)与性别有明显相关性,男性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