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建设初级阶段,法律体系的整体模块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步和确定,但法律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令人满意,“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人们法律意识还不够深入。有关法律的知识,法律常识,法律著作虽然有一些,但由于时代、客观条件等的限制,对这些概念在中国高校生中的缺失的原因和培育突破点的探讨尚未全面。因此,我们提出有关法律信仰在高校中的培育。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生存在法律信仰的缺失问题,而缺失的根源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社会传统的根源,同时也有现实和体制的因素影响。法律信仰是主体善于从法治的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高级的法律信仰的意识和行为方式。高校生法律信仰的状况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大局。本文从社会环境、历史遗留、家庭影响、学校教育以及当代高校生自身的法律意识特点等方面研究和分析,探究形成现状的原因和必然性,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提出和规划出未来高校生法律信仰的成长与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教育措施,从教育抓起,形成高校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方向标,从社会抓起,形成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的良好氛围,从自身抓起,养成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崇尚,做到以知法、守法、爱法、护法为骄傲,从根源抓起,发扬其优点,去除其污点,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方法过滤历史。通过本次论文得出我国现阶段对高校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培育上,不仅在要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到法律的相关知识,更要结合实践等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校园管理模式,提倡将法律运用到日常的校园生活和管理中,让校园成为法律信仰的小苗圃,小花园。不仅要加强有关课程的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参与到社会大环境法里,形成一个法律信仰的大氛围,另外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法治的宣传和正面的引导,我国的法治制度监管部门更要加强,为高校生法律信仰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好的社会氛围,好的学习榜样。在撰写论文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向很多法律界人士咨询,掌握了大量关于法律方面的信息,所以我国法律不仅要让制定法律的人来信仰,更要让人民群众来信仰和支持法律,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说到底重点还在于高校生这一类具有高教育水平的特殊群体,将内因和外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人人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