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单一或联合应用的指标可以用来直接确诊或排除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D-二聚体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指标被骨科医生用于辅助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但它的可靠性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明确D-二聚体用于诊断假体周围感染时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在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 Cochrane Library 在线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并筛选和纳入相关文献。使用QUADAS-2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合并纳入研究的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以具体评价D-二聚体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时的准确性。用单变量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的方法探究异质性的来源。结果:研究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1645例病人。合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5%CI:0.72~0.87)、0.74(95%CI:0.62~0.83)、3.04(95%CI:2.01~4.61)、0.27(95%CI:0.18~0.40)、11.40(95%CI:5.50~23.63)、0.84(95%CI:0.81~0.8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在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中较血浆D-二聚体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合并的敏感性:0.88 vs.0.67;合并的特异性:0.78 vs.0.67;合并的曲线下面积:0.91 vs.0.68)。结论:血清D-二聚体在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较高的准确性,而血浆D-二聚体对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
其他文献
长春花含有多种单萜类吲哚生物碱(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MIAs),既是研究MIA生物合成途径的模式植物,也是抗癌药物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的唯一植物来源。研究长春花中MIA的生物合成、调控和运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可为MIA类药物的生产和研发奠定基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是一项在单细胞水
背景: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是胸腹主动脉瘤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但该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脊髓损伤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双下肢截瘫或轻瘫,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目的:研究胸腹降主动脉置换术后发生脊髓损伤事件的围术期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9月共130名行胸腹降主动脉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发生脊髓损伤事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损伤组。对所有变量
兰科是植物界中的第二大科,其物种广泛地分布于世界上除少数极端环境以外的多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按照其生长习性,兰科植物可划分为地生兰、附生兰与石生兰。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兰科植物种子依赖兰科菌根真菌(Orchidmycorrhizal fungi,OMF)供给营养才能萌发,从而菌根真菌可以影响兰科植物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已有研究表明,地生兰与附生兰的菌根真菌类群之间存在一条显著的生
背景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D家族可通过抑制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basichelix-loop-helix,bHLH)结合DNA的能力,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近年来,ID家族与肿瘤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在TGF-β这一经典信号通路中,ID4被认
近年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目前,胰岛素仍是T1D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然而胰岛素并不能阻止T1D的进一步恶化。大量研究提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预防或延缓T1D进程的免疫治疗方法,然而临床试验中,接种单一T1D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免疫治疗方式几乎无法对T1D产生治疗效果。超分子水凝胶肽因其
背景:皮肤光老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出现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是一种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新技术。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半脸对照法,纳入25例面部光老化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别采用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共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末次治疗后4周
当归(Angelicae Radix)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主要含有阿魏酸、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等活性成分,有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药材质量形成的生态成因是中药资源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在生态环境对当归品质的影响研究中,多是集中于年均气
乌拉尔甘草(Glycyr rhiza uralensis Fisch)是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也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长期以来被用作草药和天然甜味剂,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和调和诸药等作用。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GA)作为甘草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癌,抗过敏和抗病毒的药理活性。目前以甘草为主要原料研发
目的: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对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Tp)的吞噬作用,Tp刺激巨噬细胞后对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M1/M2型巨噬细胞转换在梅毒免疫中的作用。方法:Tp Nichol株在新西兰白兔的睾丸中增殖,获取数量多、纯度高且活性好的Tp。Tp与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黏附和被巨噬细胞吞噬的作用。透射电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收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病人信息,目的在于探讨基于膜解剖的胃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收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的LA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