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阿尔金山拉配泉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带进行大地构造相划分,综合研究利用前人的工作成果,可将区内来自不同构造环境的各类岩片划分为大陆裂谷相、扩张洋脊相、洋岛相、深海盆地相、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相、碳酸盐台地相、陆缘火山弧相、岛弧侵入岩相、后造山侵入岩相等10个大地构造相,指示了加里东期阿尔金构造带演化过程中的离散、汇聚和碰撞的过程。大陆裂谷相为一套索尔库里群滨浅海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洋脊扩张相由蛇绿岩残片构成,岩性主要为蛇纹岩、橄辉岩、辉石岩和枕状玄武岩等。洋岛相与蛇绿岩紧密共生,主要岩性由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基性火山岩构成。深海盆地相岩性为一套纹层状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灰岩。岛弧火山岩相为一套发育低绿片岩相-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弧后盆地相为一套陆缘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碳酸盐台地相由巨厚的变质碳酸盐岩夹变质碎屑岩组成。陆缘火山弧相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熔岩加碎屑岩建造。岛弧侵入岩相为一套基性-酸性岩组合,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辉长岩。后造山岩浆岩相岩性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以及少量正长花岗岩。在大地构造相划分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加里东期阿尔金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即:新元古代晚期(Pt3)塔里木地块南缘开始裂解,形成了裂谷环境下的沉积岩和基性侵入岩组合;早寒武世或以前(>510Ma)洋盆扩张,北阿尔金洋盆形成,产生了洋脊相蛇绿岩、洋岛相变玄武岩和深海平原相硅质岩组合;中寒武世-早奥陶世时期(510-450Ma)洋盆收缩,形成了岛弧火山岩相、弧后盆地相、碳酸盐台地相、陆缘火山弧相和岛弧侵入岩相的岩石组合;早奥陶世以后(400-450Ma)碰撞造山,洋盆闭合,侵位后造山岩浆岩相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