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从最初政府的福利分房到现在的住房商品化,体制上的彻底改革让房地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如日中天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价格也屡创新高。房价的节节攀升使得庞大的“房奴”群体应运而生。这时一些不健康、不稳定、无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露出端倪,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理论思考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当前“房奴”现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以及理性的哲学思考,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首先梳理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房地产市场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国外房地产市场在税制、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住房政策方面的发展。然后,在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运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主要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及重负之下“房奴”的生活状态,并以四线城市新乡市为例,研究了我国中小城市房地产多项指标的发展态势。接着,着重从“房奴”现象的成因及房价对“房奴”生存状况的影响入手,对高房价引发的“房奴”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哲学角度对我国“房奴”现象进行了理论思考:用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观点阐述房奴现象的产生原因;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人们对“家”的一种渴望;通过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理论来说明现在中国普遍存在的“房奴”现象;利用异化消费的观点来阐释“房奴”是异化的产物。最后,针对我国现行的高房价问题和普遍存在的“房奴”现象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