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中地位都十分的重要,因此,商业银行的效率处于何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金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的效率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从《巴塞尔协议》到《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的演变可以看出,监管当局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越来越严格,这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国内同行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竞争的焦点是银行效率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我国45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采用DEA-Tobit分析法来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非国有上市银行技术效率最高,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技术效率不及非国有上市银行,但纯技术效率最高。非上市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都普遍偏低,但规模效率较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非国有上市银行处于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阶段,非上市银行则几乎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测算出商业银行的效率后,文章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两个方面来分析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其中,外部监管选取了资本充足率(CAR)、存贷比(CDB)、流动性比率(LR)和拨备覆盖率(BBL)四个指标,内部资本监管选取了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RAROC)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对商业银行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拨备覆盖率、存贷比与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最后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实证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商业银行不仅要达到外部资本量的监管标准,还要树立以RAROC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改变资本补充方式,加强资本管理和运用;实行弹性的资本充足性监管;增加存贷比指标的弹性;建立良好的拨备制度;加快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