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理论的VMI环境下信息共享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供应链模式下,Internet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平台,供应链的协同已经成为新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网格被誉为“第三代互联网技术”,它把地理上分布的、异构的资源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共同完成计算任务,实现广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网格技术的兴起,必将对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供应链中新兴的有效的库存管理模式,在VMI的实施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实现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实时共享。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将网格思想运用到VMI中,在分析了传统VMI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不足的基础上,探讨网格环境下VMI信息共享的及时性、有效性。论文首先对网格和VMI的概念,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然后探讨了网格技术对商务协同的影响以及对供应链敏捷性的促进,进而通过分析传统VMI实施的案例说明网格技术在VMI中应用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网格的VMI的基本框架,具体分析了通知订阅功能在VMI中的应用,并且描述了VMI模式在网格环境下的实施过程,以及在OGSA规范下的Globus Toolkit 3.0对VMI模式的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随之逐渐被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重视。由于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所有权关系,而且企业个体又有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本性,这势必会影响供应链的系统收益。供应链协调的目的就是使得企业在追求其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供应链的系统收益也实现最大化。因此,供应链的协调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前人
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技术创新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其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提高技术联盟的稳定性是实业界与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联盟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为视角,综合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博弈理论、统计科学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技术联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首先对知识转移、技术联盟和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证了技术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指出知识转移是
本文以转运理论为依据,创新性的引入了“部分转运”原则,以企业应急管理中库存系统的转运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不同的突发事件类型应该采用怎样的转运机制;根据转运目标,应该怎样确定最优的转运量;面临多个二级仓库的情形,应该如何选取最优的转出仓库及其相应的转运量;当通过转运无法满足全部的缺货量,是否依旧可以采用转运机制,此时如何确定转出仓库及其相应的转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