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作为甲基供体参与嘌呤、嘧啶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谷子(Setaria italica (L.) P.Beauv.)为禾本科狗尾草属,脱壳后为小米,是一种营养和保健价值非常高的杂粮作物。本研究对山西省不同品种及不同生态型小米叶酸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了解小米叶酸含量差异与品种和生态条件的关系;并对常见粮食及果蔬叶酸含量进行测定,了解小米叶酸在主要粮食及果蔬叶酸含量中的地位。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在间接荧光法的基础上,针对光照条件、显色时间、检测范围、提取时间、吸附剂用量、洗脱液用量和加标回收分别进行叶酸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确定小米叶酸的最佳提取测定条件为:以1:10的浸提比例用0.1mol·L-1磷酸二氢钾浸泡小米样品,50℃恒温水浴8h,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苯胺处理过的活性炭并摇匀,加热煮沸10min,过滤弃上清液,用3%氨—70%乙醇洗滤渣5次,每次用量7mL,将洗脱液蒸发浓缩至5mL,加2%的冰乙酸1mL,逐滴滴加0.04%的高锰酸钾至溶液不变色,再加3%双氧水至高锰酸钾褪色为止,定容至10mL,于Ex=370nm,Em=443nm处测荧光强度。该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回收率为96.14%,RSD为1.68%,结果令人满意。(2)在山西省谷子的研究基地长治、汾阳和太原采集目前山西育种和种植中常用品种281个测定叶酸含量,结果显示山西省281份不同品种谷子叶酸含量平均为1.53μg·g-1,变异范围0.37-2.37μg·g-1,变异系数CV为25.2%,说明不同品种谷子叶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谷子叶酸含量数值服从正态分布且为左偏态,说明谷子叶酸含量较多集中在平均值偏高水平。同一品种在汾阳种植其叶酸含量显著低于太原和长治。谷粒颜色对叶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小米颜色差异显著影响叶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褐色、绿色、黄色、鲜黄、浅黄和白色米粒品种。在鉴定评价基础上,以样品叶酸含量的平均数及其标准差(x±s)为分类依据,筛选了一批高叶酸的谷子种质资源总计24份,占参试材料的8.5%。目前山西省农业生产常用谷子品种晋谷21,其叶酸含量约为2.0μg·g-1,属于高叶酸含量品种。(3)在山西省4个生态区31个地区的农户采集小米样品59份进行叶酸含量测定,发现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米叶酸平均含量为1.65μg·g-1(n=59,CV=23%)。四个生态区叶酸含量分布为:春播早熟区=春播晚熟区>春播中熟区>夏播区。小米叶酸含量随海拔、经纬度、日照时数、昼夜温差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日均温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的三个相关因子分别为:日照时数、海拔和降雨量。(4)在山西省各农户搜集或市场上购买主要粮食11种、常见蔬菜17种和常见水果8种进行叶酸含量测定,发现不同粮食及果蔬叶酸含量不同。叶酸含量较高的粮食种类有:大豆、花生、绿豆、小米、燕麦、玉米和苦荞,含量均在1.56μg·g-1Dw以上;含量较高的蔬菜有:菠菜、油菜、香菇、油麦菜、生菜、卷心菜、青椒、芹菜、白菜和南瓜,含量均在1.53μg·g-1Fw以上;叶酸含量较高的水果有:猕猴桃、柿子、柚子、香蕉、橘子、苹果、山楂和梨,含量均在1.74μg·g-1Fw以上。小米叶酸含量在粮食和蔬菜作物中属于较高水平,略低于新鲜水果叶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