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芽苗菜种植栽培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绝大部分生产模式以家庭人工为主,人工劳动繁杂,难以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生产设备的落后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传统手工生产的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芽苗菜种植栽培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绝大部分生产模式以家庭人工为主,人工劳动繁杂,难以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生产设备的落后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传统手工生产的芽苗菜不能全年生产与无菌生长,并且在栽培中经常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芽苗菜带有药物残渣。本课题吸取国外先进生产经验,在对传统生产模式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替代人工控制芽苗菜生长环境,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科学运用专家系统,实现芽苗菜整个生产过程的简易化、智能化与无公害化,结合实际功能需求,自行研制一套具有联网功能的智能生态箱。在生态箱中培育各种芽苗菜,生态箱内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芽苗菜生长的智能控制。首先,温度、湿度传感器对生态箱内的温度、湿度进行采集处理,温度与湿度数据被送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专家系统自动控制外部设备来调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为芽苗菜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微控制器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湿度数据分别通过WIFI无线模块和RS232串口传送给远程监控软件与本地触控屏。远程监控软件与本地触控屏可以人工发送指令控制生态箱内的继电器负载,同时根据栽培芽苗菜品种的不同向微控制器中写入芽苗菜专家系统。系统实现了本地触控屏监控与远程网络监控的有机结合,联网化和智能化必然成为今后芽苗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智能生态箱成功应用在远洋科考船上,经过半年时间的试用,证明系统设计科学可靠,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交通事故数也随之逐渐增长。夜间由于能见度低且驾驶者容易发生疲劳,从而造成多数交通事故发生于夜间,因此提升夜间行车安全非常必要。汽
目标提取是航拍影像处理和翻译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后期的高级视觉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基于单帧图像和视频序列的角度出发,对车辆
随着视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摄像机模拟人眼,作为机器人与外界联系的窗口,获取三维世界景物的形态、姿态、运动和深度信息,并将所得到的数据传递给机器人大脑(计算
环境空气质量计算机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量一般是非常巨大的,针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论文将数据挖掘与数据融合两种技术应用于数
超声检测技术在医疗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对检测技术的精度、有效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卫星遥感图像已经成为大尺度下观测地面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得到了成熟的应用。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卫星图像分辨率和采样率也越来越高,引起数据存储量和传输数据量的急剧增长,这给星地数据下行传输和星上存储处理等都带来了极大困难,所以必须对遥感图像进行压缩。基于DCT变换的静态图像压缩算法,在较低码率时会出现严重的方块效应,既无法保证图像的数学保真度,视觉质量也较差。通过引入小波理论,一些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信息过程与物理过程深度融合和交互作用的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和网络通过反馈回路监视和控制物理过程,在反馈回路中物理过程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寻麻疹防控重点。方法 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病例报告资料来自北京市全部医疗机构报告,共报告麻疹病例5 715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发病水平、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特征,采用x2检验分析本市户籍人口和外省户籍人口发病情况差异。结果2011—2016年北京市年均发病率为4.50/10万,其中2012年最低(0.39/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