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连环画有着悠长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它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推动中国发展进程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连环画在面对国家经济体制转变、文化形态转型、大众审美变化时缺乏基本的准备,致使在90年代便进入低迷期。现当代以复兴中国连环画为契机,拓展公共艺术空间,弘扬中国文化为目的,连环画从内容、形式、表现技巧和质量与以往相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的连环画已经无法完美的诠释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审美空间场所、阅读群体以及传播价值内核的改变等新问题,所以,在当今全球文化共生的新时代,连环画需要变革,遵循连环画的一直以来的基本准则“反映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时代”,介入公共空间,延续大众文化的属性,放大连环画的内涵和外延,从传统案头连环画走向更具吸收性和包容性的架上连环画,和社会大众达成一种互动的双向交流关系,塑造一种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动的、文化共享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是人类进入现当代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形成的艺术概念。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记忆,还在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核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必须落实在公共空间的可感物之中,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物质保证,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留住历史,引起社会的关注,传达人们的感情。本文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分析公共艺术的发生的载体是公共空间,并通过举例绘画类的公共艺术作品来说明论文研究的方向——从“案头”走向“架上”,连环画图像叙事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连环画是中国本土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从“案头”走向“架上”是中国连环画现阶段在大连环画观下的一种发展状态,“公共艺术”是现当代城市化进程产生的艺术概念,是一种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范畴,“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载体,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意识空间。公共艺术和连环画是现在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科间交叉融合也是现在的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以学科交融的角度着手,通过十字分析、案例验证、文献调研等方法,以公共艺术和连环画艺术之间的创新融合为研究内容,并分成五个章节进行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交代了选题背景和意义,正文从第二章开始,首先梳理连环画的发展历程,发现连环画从以图言文到图文互文的过程中,图像叙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连环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图像叙事的发展史,并指出在当今全球文化交融的语境下,连环画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融合新的艺术文化,才能做到创新回归。第三章,对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激活空间,而公共艺术需要公共空间作为传递情感的载体,举例说明图像叙事的形式如何去激活一个公共空间并表达公共艺术。第四章连环画介入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从“案头”走向“架上”,多方位的说明新时代连环画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从“案头”走向“架上”的这个过程之中,从选题到创作再到传播方式,论证了在架上连环画艺术语言形式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的关系,剖析了连环画艺术的现状,从而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并为架上连环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第五章通过第四章的案例分析得出连环画介入公共空间的方法论,第六章主要介绍我的毕业创作是如何通过图像叙事来介入公共空间的,最后第七章得出结论,并提出连环画介入公共空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