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5%Si钢主要用于制造高速高频电机及高频变压器的铁芯等,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性材料。它兼具极低的高频铁损、较高的磁导率、近乎于零的磁致伸缩等优异的磁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6.5%Si钢硅含量高,热加工塑性差,室温脆性严重,很难应用常规轧制方法生产。而相比于其他6.5%Si钢生产方法(如CVD法),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轻污染的轧制技术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轧制法制备高性能6.5%Si钢一直是冶金与材料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因此,基于常规轧制工艺制备6.5%Si钢薄板是一个值得研究,并急需取得突破的技术方向。故本文应用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实验,系统研究6.5%Si钢的热加工工艺,分析不同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及不同变形条件下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同时,通过数学方法,计算6.5%Si钢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绘制热加工图,以此得到合理热轧工艺窗口。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变形程度、变形温度以及应变速率对6.5%Si钢变形抗力的影响,发现变形抗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变形程度变化发生复杂变化,其变形条件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动态回复软化作用。(2)在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选择对比,最终建立了6.5%Si钢变形抗力数学模型,且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3)变形温度为1000℃,应变速率为1s℃时,对于等轴晶的6.5%Si钢试样,发现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变形晶粒内亚晶数量增多,动态回复程度增强。(4)在同一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度越高,动态回复程度越大,软化效果越明显。对于等轴晶或柱状晶6.5%Si钢试样,变形温度对热变形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无太大差别。(5)对于等轴晶或柱状晶6.5%Si钢试样,应变速率对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相似: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亚晶数量越多,尺寸越大,动态回复软化效果越强。(6)由EBSD结果发现,由大量的小角晶界勾勒出明显的亚晶,且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应变速率的降低,变形温度的升高,亚晶从三叉晶界周围产生,数量逐渐增多,且逐渐向变形晶粒内部扩展。但是,由于缺乏大角晶界和再结晶晶粒,所以,热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是动态回复。(7)以Zener-Hollomon本构理论为基础,利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包含变形程度ε在内6.5%Si钢的高温本构方程,并对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拟合精度较好,满足工程应用价值。(8)研究了基于DMM加工图的基本理论,利用单道次压缩实验的数据,绘制了不同真应变下6.5%Si钢热加工图,结合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对热加工图中安全区和失稳区进行分析,对热轧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热加工区间:变形温度950℃~1000℃,应变速率1s-1~4s-1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