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是现存较为可靠的早期汉译佛经的代表,也是汉译小品般若经的首译。对其词汇和语法进行专题研究,可以分析支娄迦谶译经以及东汉译经语言的基本面貌,进而窥探早期译经特殊语言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交代了选题缘起、研究材料、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综述。第二章“《道行般若经》词汇研究”,主要介绍高频词和常用语义场,同时将所涉及的词语与中土文献使用情况作比对,分析《道行般若经》词汇的新旧面貌。第三章“《道行般若经》语法研究”,选取若干种词类和句法现象,全面统计分析,并重点分析其中新产生的或特殊的语法现象。第四章“《道行般若经》语言成分试析”,从翻译策略、语言接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角度,举例分析经文中受到“翻译转换”和“新解新用”影响使用或新创的不同的语言成分,分析其与目的语、原典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探讨译经的语言性质。第五章“《道行般若经》及其平行文本词汇语法对比研究”,分析《道行般若经》与其他六种汉译平行本的音译意译风格偏好以及疑问句的不同特点,对比几种汉文平行文本的用语特点,并利用梵文平行本的对勘理解汉译文本的文意,或解释其特殊的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第六章“结语”,概括《道行般若经》作为研究语料的理想性和独特性,总结其语言风格及译经研究的相关方法。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词汇、语法专题描写《道行般若经》的语言面貌,利用中土文献、汉文平行文本、梵汉对勘、其他早期译经的多方对比,剥离其语言成分的不同性质和来源,从而深入探索其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并为早期译经研究探索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