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阻燃改性纤维素纤维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o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纤维是以自然界不断再生的天然纤维素为原料而制得,其在人造纤维中历史悠久,是最早成为纺织纤维的化学纤维,应用广泛。纤维素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其易燃性极大的制约了它们的应用领域,给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绿色阻燃技术是材料阻燃改性发展的趋势,也是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文用马来酸酐改性纤维素纤维,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得到了不同金属离子含量的纤维素-钠纤维、纤维素-钙纤维。利用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ONE)、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G-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分析方法,通过对纤维素纤维与纤维素-钠纤维和纤维素-钙纤维的热解和燃烧特性、热解气相产物、残渣成分对比研究,探索金属离子在纤维素纤维中的阻燃机理。  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结果表明,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能,并且随着纤维素纤维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纤维阻燃性越好;通过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纤维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解特征气体产物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表明,金属离子的加入使得纤维素纤维生成更多的炭残渣,提高了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变了纤维素纤维的热解产物,小分子产物和种类明显增加,对阻燃效果起反作用的左旋葡聚糖等焦油类产物相应减少。  不同的温度下纤维样品热解残渣红外分析表明,金属离子的加入改变了纤维素纤维的热解反应历程,钠离子使纤维更易脱水脱碳,生成不饱和键等烯酮类结构,促进生成更多的炭结构;钙离子促进吡喃环开环断裂,生成更多的低分子种类产物,进一步脱水交联生成稳定的无机盐复合炭层。  扫描电镜和XRD结果表明钠离子促进纤维热解燃烧初期生成更多的气体产物,形成膨胀炭层,无机碳酸钠和膨胀炭层形成复合热稳定性残渣结构,使得纤维素纤维阻燃性和热稳定性提高,钠离子阻燃机理是膨胀阻燃机理和凝聚相阻燃机理;钙离子形成无机碳酸钙和纤维残渣的致密阻隔层,促进纤维内部更多的炭结构生成,提高了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钙离子阻燃机理是凝聚相阻燃机理。
其他文献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技术,对Al-TiO2-C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建立了熔铸法(MC)制备原位自生Al2
学位
离子注入技术在制备具有高结合强度的硬组织植入材料表面活性层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研究在国内率先采用MEVVA源金属离子注入机实现了钙离子的注入,并对不同方式的钙、磷离
提高材料的抗烧蚀寿命是兵器、汽车等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兵器中的火炮,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等许多场合都存在材料烧蚀造成的失效问题。以火炮为例,在高温、高压、高速发射火药
以西安纺织城工业社区为例探讨在空间环境微小干预下社区养老环境中的服务设施创新设计.首先根据现状矛盾探索工业社区养老环境的空间规划模式,寻求可行性发展战略.其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