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对当代中国古筝教材建设的贡献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筝,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依据史料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古筝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层出不穷。而在当代,曹正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古筝的当代继承和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前辈。曹正先生除了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筝演奏家,也是全面地研究、传承和传授古筝技术和理论的教育家、学者。古筝艺术在当代的蓬勃发展与曹正先生一生不遗余力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整理曹正先生所遗留的资料中,笔者被先生终其一生为中国古筝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呕心沥血、孜孜以求所作的极其重要的贡献所折服。作为一名古筝表演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了解并深入探究中国古筝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希望通过本论题的研究,把曹正先生在古筝教材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整理成籍,使曹正先生在这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精神得到发扬和传承,为中国古筝当代发展史的研究,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同时也使后人铭记并学习这位一生都在为中国古筝艺术事业而不懈耕耘的前辈。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曹正编撰古筝教材的历史演进”中把曹正先生所编撰的教材分三个时期进行阐述;第二章“曹正编撰古筝教材的一些重要特色”主要针对从曹正先生所编撰的教材中提炼出的曹正先生在曲谱记谱的普及化、曲谱记谱的规范化、古筝传统曲谱的收集与教材编撰、当代古筝新作品的选用与教材编撰四个方面的贡献进行整理归纳;第三章“曹正对当代中国古筝教材建设的贡献及其影响”则是总结曹正先生在教材建设方面的传承价值、指导性意义及其留给后人的启示。其中第一节笔者主要是从古筝教材、记谱法和民间音乐传承方面阐述曹正先生对于教材建设方面的传承价值;第二节则是从曹正先生编撰教材的思路的演变过程的角度出发,说明对后人编撰教材的指导性意义;第三节笔者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曹正先生这一生对中国古筝艺术事业的贡献以及这其中值得后来者深思和学习的精神。
其他文献
“景观”最初以“风景”、“景色”、“景致”等含义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被用来描述圣城耶路撒冷瑰丽的景色;在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风景画逐步兴盛,并作为一个
本文以天然木材肌理为研究对象,按照木材肌理最终的呈现方式将天然木材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揭示了木材肌理的自然之美和人造肌理的艺术之美。 
期刊
由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于1926年—1939年创作的现代钢琴教程《小宇宙》(Mikrokosmos),它包括了153首小曲,是一部具有练习曲性质的钢琴入门教程,涵盖了现代音乐技法之大
本论文意图借助于音乐声学及其相关理论,深入挖掘、论证古筝技巧应用实践与音色表现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在与本课题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着重以韩宝强教授重要的音乐声学理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所获得的成就和影响力最大,它自成一个体系,其影响力是之后产生的一些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所不能企及的。而在“十七年”拍摄的反
【目的】针对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园坐果率低的问题。【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授以青香蕉、红元帅、黄元帅、嘎啦和商品的“保丰”牌花粉,并采用不同的授粉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