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储存环纵向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步辐射光源(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和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的出现,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学科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研究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科学的发展,40余项诺贝尔奖都与光源技术和应用直接相关。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现今已经成为支撑多学科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一种最主要的大科学平台。同步辐射光源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平均亮度高、脉冲能量稳定和同时支持多用户运行等诸多优点。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储存环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演化,目前正在朝着亮度更高、横向相干性更好的第四代——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发展,其平均亮度可以达到1021-22photons/s/mm2/mrad2/0.1%BW量级,但此时衍射极限环中电子束发射度已接近光子的衍射极限,利用减小电子束发射度实现亮度提升的技术路线基本走到了尽头。在“后衍射极限时代”如何进一步提升光源综合性能,是全世界光源科学家竞相追求的共同目标。基于直线加速器的FEL具有超高的峰值亮度以及超短的脉冲结构,其超高的峰值亮度与电子束纵向群聚效应产生的纵向相干性密切相关。若能将储存环与FEL的优点相结合,基于储存环产生脉冲长度在百飞秒至几十皮秒量级可调、横纵向全相干、较高峰值亮度的短波长辐射,则可以极大地增强储存环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满足大部分超高能量分辨率,超快实验和纳米空间分辨实验的需求。基于此背景下,设想利用FEL的运行机制,在储存环的电子束中引入微聚束产生纵向相干性,这样即使没有高增益过程,辐射亮度也可以比插入件产生的自发辐射高2~6个量级。FEL的运行机制主要包含两大类——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和外种子激光调制方案。SASE的自发辐射来源于电子束起始噪声,因而其纵向相干性较差。外种子激光调制方案有高增益高次谐波产生(HGHG)、回声谐波放大产生(EEHG)以及相位聚合谐波产生(PEHG)等类型,但这些方案所需要的能量调制幅度较大,会引入很大的电子束能散,破坏储存环中电子束的品质,严重影响储存环的正常运行。本文将采用先进的电子束调制方法——角色散驱动微聚束(ADM)机制来产生纵向相干辐射,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储存环垂直发射度较低的优点,通过操纵电子束横、纵向相空间,将较小的电子束垂直发散角映射到电子束的纵向位置上,产生电子束纵向的群聚,进而产生纵向相干辐射,该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只需要很弱的能量调制幅度就可以产生很强的高次谐波辐射,并且此方案的磁聚焦结构(lattice)非常简单,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储存环中实施。本文详细的介绍了ADM方案的物理机制,并创新性地将ADM机制与第四代衍射极限环相结合,产生了横纵向全相干的辐射光,其重复频率高达10 k Hz,平均亮度高达1024photons/s/mm2/mrad2/0.1%BW量级,比第四代衍射极限环光源高两个量级。同时,本文还研究了ADM机制的另一种方案——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利用斜入射的种子激光在波荡器中与电子束相互作用,对电子束进行能量与角度的双重调制,以此产生种子激光的高次谐波辐射。为了提高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的谐波转化效率需要很大的beta函数,考虑到此方案与储存环的兼容性问题,采用旁路(bypass)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本文给出了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具体合理的lattice结构,并给出了bypass lattice设计的具体方案实例。最后,本文还给出了部分可逆转稳态微聚束(reversible SSMB)的研究,该研究为将来实现reversible SSMB奠定了前期基础。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展现了下一代光源发展的一种可能方案,是未来光源发展的一个备选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及其配偶夫妻应对策略与抑郁现状的关系,为提高病人的应对水平及夫妻间的稳定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及其配偶152对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DC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建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和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焦虑现状的主-客体模型(API
DNA分子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遵循精准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具有良好的正交性,分子结构可设计性以及反应动态可控性。因此,DNA分子成为实现分子计算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特别是,遵循这些简单而精确的设计规则的DNA链置换反应系统,为构建常温下运行的复杂数字电路提供了重要工具。近年来,基于链置换反应的DNA计算已经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包括早期用于解决NP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字计算,游戏决策,甚至进行手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DNA纳米技术则将这种分子从它的生物学背景中分离出来,将它作为纳米结构工程和材料组装的万能工具。得益于DNA内在生物相容性,自组装能力,结构可编程性,DNA纳米结构在细胞功能化以及疾病诊疗等生物医学应用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细胞功能化方面,DNA相较于其他材料有许多优势。首先DNA的价格低,纯度高,且可以在DNA序列的任意位置进行进一步修饰;其次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其中高能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尺度大约在1fm左右的科学。两个原子核经过极端高能量的加速进行碰撞,让核物质可以达到极端高温、高密等极端的状态,理论物理学家预言在此状态会存在一种新的称之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 Gluon Plasma,QGP)的物质状态。在2000年前后,美国纽约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下属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 Ion
金属与熔盐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熔盐的应用过程中,并给熔盐的应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熔盐堆和光热电站中,熔盐对金属的腐蚀严重影响了其安全稳定运行;在熔盐电解冶金中,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是引起电流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受限于高温熔盐原位表征手段匮乏和复杂熔盐体系理论模拟的困难,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并不全面和深入。因此本文发展和利用多种高温熔盐原位表征技术,包括自主研制的高温熔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定
为了开展更前沿的实验方法应用,国际上开展了新一轮的自由电子激光和衍射极限环光源的建设和升级,二十多台具有高相干性的新光源正在建设或规划中。高相干性是自由电子激光和衍射极限环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X光的高相干性,许多实验方法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改进,提升了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能力。相干X光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高相干性光束线站的建设,也对束线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量研究X光传播中相干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据此优化
水泥中的水溶性六价铬具有强毒性,水泥企业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采用还原剂将水溶性铬(Ⅵ)转化为低毒性的铬(Ⅲ),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也是常用的六价铬还原剂,但其加入量会影响水泥的耐久性,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测定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试剂纯度尤为重要,本文对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探究,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重铬酸钾滴定法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随着DNA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核酸作为基础材料广泛用于构建复杂多样的纳米结构。所构建的DNA纳米结构除继承核酸本身的特性外,还具备高生物相容性、易于多功能化修饰及纳米级寻址能力等突出优点。以此为基础,DNA纳米结构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医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框架核酸作为一类典型的DNA纳米结构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除了对纳米结构的精准设计与合成外,框架核酸可以通过定价与
质子治疗及其装置是当前医学物理界中一大热点,由于其对正常组织极好的保护性及其在布拉格峰附近的生物效应,质子治疗获得了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青睐,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放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先进的质子治疗设备巨大且昂贵。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质子治疗设备的小型化。自此紧凑型质子治疗设备应运而生,高梯度射频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更紧凑、更高效的质子治疗装置。根据当前提出的单室治疗、质子CT和FLA
团簇核的研究一直是核物理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在重离子核反应中,强子会受周边核物质的剧烈影响从而导致原有的结构信息丢失。相比于传统强子观测量,光子有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优点,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携带核反应的真实信息。本文旨在利用光子的这一性质,以其为探针开展了对原子核的α结团现象的研究。扩展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EQMD)是现今研究α-团簇核核反应的主要微观输运模型之一。本论文的第一个工作即是将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