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支架辅助复杂动脉瘤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复杂动脉瘤的现阶段疗效,分析探讨两类手术治疗效果的优劣点。2.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两类治疗的适用情况,为临床复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复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通过术后评估及回访,评价支架辅助复杂动脉瘤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复杂动脉瘤的现阶段疗效。入组标准:1.依据我院内可查的头部CTA、MRA或DS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2.颅内动脉瘤经诊断包含瘤体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及夹层等的复杂动脉瘤特性,被定性为复杂颅内动脉瘤;3.该动脉瘤于我院经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术后患者1年内未于我院复查。2.随访1月后患者失访。通过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入院时病人WFNS评分、GCS评分、MRS评分;动脉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类别;进行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和住院时间。通过随访患者及其影像资料,收集病人发现动脉瘤和术后复查的CTA、DSA资料,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的恢复,依据MRS评分评价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对比两队列的MRS评分获取两种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在已确定的187例患者,74例采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复杂动脉瘤治疗,113采用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最后一次随访时间平均为179.6天,平均数和中位数时间在血管内支架辅助治疗队列为203.9个和176.5天,在外科手术治疗队列为154天。在年龄、性别、MRS评分、WFNS分级和Fisher分级、中位动脉瘤大小和ICU住院时间方面没有差别。接受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患者动脉瘤在大脑中动脉占有有较高比例(37.1%比8.8%;P<0.001),在其余位置的动脉瘤比例相对较低(P<0.001)。94.7%的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及98.6%的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出院回家。首次和最后的随访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别。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残疾。血管内介入治疗队列的死亡率为2.7%,外科夹闭队列的死亡率为5.3%;最后随访的死亡率血管内介入治疗为2.7%,外科夹闭术治疗为6.2%(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管内治疗到外科手术治疗的转换率为4%。结论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应个体化定制,以血管内支架辅助复杂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及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治疗为互补手段。临床应评估患者病情及复杂动脉瘤的特性后,根据这两种治疗技术的优势,给予每位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获取最大的收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