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乡村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中心,集市贸易反映了乡村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文化活动,因此分析乡村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首先从集市着手。现阶段中国社会又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重要任务与挑战,其中乡村地区正经历从传统的、落后的社会形态向城镇化、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也伴随着集市的变迁与转型。民族乡村地区是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缓慢和滞后的地区,研究其集市贸易与变迁对乡村社会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芭蕉侗族乡是中国少数民族乡镇之一,集市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代表性,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元素,又有现代文明的渗透,能够充分反映偏远的民族乡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本研究选择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集市作为个案,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赶集从集市商品贸易、流通、变迁及其城镇化等方面来分析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进而弄清民族乡镇集市贸易及其变迁的特征和规律,为乡村地区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提供分析路线。本文包括四个部分五个章节,其中,第一部分即导论和第二章集市的起源与演变,导论介绍了选择集市贸易与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及其意义;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集市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本文集中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集市的起源与演变进行归纳与总结,根据史料阐述了集市主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从集市参与主体、集期、中心地、交易方式、功能与商品类型等方面来分析集市在形成时期所具有的特征;集市的演变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演变发展到今天。第二部分即第三章主要分析芭蕉侗族乡集市的贸易与流通,以芭蕉具体实例为基础,首先分析了芭蕉侗族乡镇集市的基本结构:中心地、集期、集市类型等,然后根据集市商品的特点阐述乡村集市产品的流通过程和困境,进而从消费者、销售者、产品、市场四个方面分析影响集市交易的因素。商品交易与流通伴随着价格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产品自由价格在集市中的实现过程。最后总结集市贸易的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即第四章重点以芭蕉侗族乡镇集市为视角分析集市在结构、功能和文化方面的变迁。集市在变迁中发展,在发展中变迁,在变迁的基础上为集市城镇化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从乡村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角度分析民族乡镇集市城镇化,集市城镇化的自然变迁路径为集市→集镇→城镇→城市,以此路径为主线,分析民族地区乡镇集市向城镇化转型的困境及其出路。研究表明,民族乡镇集市主要是以定期集市为主的自由贸易经济形式,在民族乡村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调适,并逐渐成为适应乡村社会发展的经济文化场所。集市通过自身变迁与社会引导寻找最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即乡村集市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解决转型困境的前提下,走民族特色与区域优势相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