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作为供体的活体器官移植的非罪化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捐献活体器官进行移植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但涉及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供体实施器官移植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且未成年人作出捐献器官的承诺长期被视为无效。所以,在理论上未成年人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就有可能符合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但随着公众的观念逐步转变,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地区)基于未成年人的自主决定权的保护对放宽未成年人可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未成年人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是否应该非犯罪化或合法化,并且如何推进其立法,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刑法学界对于未成年人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是否存在被害人承诺、紧急避险等理论阻却违法性的观点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一方面,对未成年人承诺有效性的认定不同,导致能否根据被害人承诺的理论阻却违法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地区)允许未成年人捐献活体器官时需考虑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如双生儿器官移植问题中,能否基于保护未成年人最佳利益而以紧急避险为由阻却违法性也存在较大争议。由此而来,对于未成年人捐献活体器官如何进行法律规制值得深究。本文拟对未成年人活体器官移植的基础概念进行阐述,从医学、伦理和法律方面分析未成年人作为器官移植供体与成年人作为供体的区别,梳理域外关于未成年人器官移植的立法状况和对于未成年人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的刑事性质界定,理清未成年人器官移植构成犯罪的界限,并探讨在未成年人为救亲属自愿捐赠器官和双生儿器官捐赠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摘取未成年人器官犯罪的阻却违法性事由的问题,进而提出未成年人捐献活体器官非犯罪化的建构。本文认为,未成年人在特殊情形下作为活体器官移植供体可进行事实上的非犯罪化处理,且通过未成年人活体器官移植相关制度的配合来实现法律对之有效规制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论述应用文体理论,总结出当时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及风格特征,其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显示出独到见解。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应用文体理
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在其指导下的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也相继投入使用,除人教版之外,随即出版的还有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地理教科书。鉴于人教版
随着计算机视觉与汽车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时代已经到来。对周围环境的识别、感知和理解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备技术,语义分割技术作为环境场景理解的重要手段,已经
随着高坝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减小高速下泄水流对坝下游造成的冲刷毁坏,阶梯溢洪道凭借其高消能率优势广泛应用到高坝泄流中。在高水头、大单宽流量的条件下溢洪道阶梯面、边
大区域电网互联运行后,频率动态时空分布成为大规模电网动态演变的显著特征,目前分析频率动态的方法是通过建立电力系统各元件的详细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时域仿真。但是传统的
目的:建立吡拉西坦注射液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按照处方自制了40批吡拉西坦注射液实验样品,收集了44批吡拉西坦注射液工业化生产样品。以高效液相色
研究背景和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以肝细胞的脂肪累积为主要病理特征,并排除酒精和其他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肝脏疾病。随着人们
多酶体系的定向共固定可以充分地结合不同种类酶的催化特性,既扩展了酶催化的应用范围,又提高了酶体系的整体反应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酶反应体系单一催化的局限性。文
由于人体器官资源稀缺性等诸多原因,实践中器官供体的知情权、器官支配权、医疗保障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及社会救助请求权等权利经常受到侵害。加强、改进器官移植供体权利保
<正>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普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首选药物。奥施康定口服后优点较多,但引起的便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