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天麻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方天麻缓释片原方始载于《普济方》,具有息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缺血性头痛和眩晕等症的治疗。本文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药剂学的新技术制成研制出复方天麻丸缓释片,处方由天麻、川芎两味药组成。本论文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理论指导,根据临床用药的特点和药物有效部位的性质,对药材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的成型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备出了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缓释作用、质量稳定的缓释片。   在复方天麻缓释片有效部位的研究中,以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精制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确定天麻的最佳提取精制工艺为:70%乙醇、10倍量、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取上清液,加乙醇至醇含量70%,静置,滤过,加NaOH溶液调pH值至8.0,静置24 h,滤过,减压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同时确定了川芎的提取和精制工艺,确定川芎的最佳提取精制工艺为:以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溶媒用量为10倍,提取时间为1.5h为宜。选用树脂型号I的大孔吸附树脂,树脂的用量为上柱样品量的2.5倍,除杂溶剂为水,洗脱溶剂为30%乙醇,洗脱速度为1ml//cm2/min,洗脱流程为:先用水洗脱10个柱体积,继以3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收集3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低温干燥。制得了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的中间体提取物。   在复方天麻缓释片的成型工艺研究中,运用单因素平行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交试验,对五阳缓释片的成型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优选了亲水凝胶骨架材料、黏合剂、填充剂、润滑剂、制备方法、压力,最终确定了最佳处方。   在复方天麻缓释片质量标准的研究中,我们结合片剂的常规检查以缓释片的特点进行了性状、检查、鉴别、释放度、含量测定的研究,并且制定了限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中药的有效部位制成缓释片,有望为临床提供一个长效、副作用小、服用及携带方便,用于治疗缺血性头痛和眩晕等症的中药复方新型制剂。这是对中药复方缓释片工艺特点进行的有益研究,同时是对中药新剂型的创新性探索,为中药复方缓释片的研制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数据。
其他文献
桂枝茯苓胶囊由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组成,处方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为治疗妇科血瘀证的经典名方。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去瘀生新、理气止痛之功效
目的:(1)研究附子水溶性生碱提取纯化工艺。(2)建立附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物及其蒸附片中水溶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主要5种生物碱的含量。(3)对不同产区附子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其主要生物碱的分布规律,并找出区分不同产区附子的差异成分。方法:(1)采用UPLC-MS/MS技术,以14种生物碱的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附子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以8种水溶性生物碱的质量为
学位
提出了建立门限自回归模型(TAR)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法。用作者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可同时优化门限值和自回归系数,成功地解决了TAR建模过程所涉及的大量复杂寻优工作这一难题,为TAR模型的广
本实验通过处方配比优化来设计处方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辅料,以完成复方阿奇霉素地塞米松眼用即型凝胶处方工艺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品为温度敏感型凝胶,其主要的高分子材料是泊洛沙姆,但由于单独使用泊洛沙姆时用量较大,故考虑使用其他高分子材料和泊洛沙姆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降低泊洛沙姆的用量,又可以提高本品的生物粘附性,达到很好的延缓释放的效果。正交设计实验筛选高分子材料的配比,通过胶凝温度的检查来确定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茯芪颗粒是根据解放军302医院临床经验方---“茯白方”通过处方优化、工艺及制剂筛选而成。处方由黄芪、茯苓、当归、楮实子、阿胶及发酵虫草菌粉药味组成,临床研究初步确定该颗粒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低蛋白血症的作用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药效学实验,考察茯芪颗粒治疗肝纤维化低蛋白血症的作用和探讨作用的分子机制,期望寻找茯芪颗粒抗肝纤维化低蛋白血症的作用靶点,为茯芪颗粒临床治疗肝纤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中药。临床上多用砂烫马钱子、油炸马钱子、马钱子粉。制马钱子经过炮制之后毒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