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磷酸酶PP1和(或)PP2A参与调节青杆(Picea wilsonii)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粉管是种子植物受精过程中雄性生殖单位的载体,具有典型的极性顶端生长模式。近年来,花粉管极性生长机理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蛋白磷酸酶参与了ABA、病原侵染、胁迫及发育信号转导途径,但是蛋白磷酸酶在花粉管极性生长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以裸子植物青杆(Picea wilsonii Mast.)花粉为材料,采用细胞学手段,应用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显微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以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关键作用的Ca2+作为切入点,研究PP1和(或)PP2A(以下以PP1/PP2A表示)和Ca2+之间的关系,以及受Ca2+调节的下游生理过程,探讨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极性生长中的作用机理,同时也为探讨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其他植物细胞中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细胞化学定位证明,青杆花粉中含有丰富的Ca2+,液泡是最主要的Ca2+库;花粉萌发过程中伴随胞内Ca2+释放,而蛋白磷酸酶专一性抑制剂OA和CalA抑制这一释放过程。同时,纳摩尔浓度的OA和CalA明显抑制青杆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的生长,并导致部分青杆花粉管畸形生长。 荧光染料Fluo-3标记发现,标准培养基培养的花粉管呈现典型的从顶端到基部的Ca2+梯度,而30 nmol/L OA或30 nmol/L CalA处理的花粉管(约75%)Ca2+梯度消失或梯度不明显,说明PP1/PP2A参与花粉管中Ca2+梯度的维持。同时研究发现,外源Ca2+使正常生长的Fluo-3标记的花粉管30秒内荧光强度明显增加,而OA或CalA处理的花粉管荧光强度增加缓慢,说明并同时首次证实青杆花粉管生长中顶端Ca2+内流受PP1/PP2A的调节。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生长的花粉管顶端以及亚顶端壁旁体(paramural body)与质膜的融合现象发生频繁,而OA或CalA处理的花粉管中融合事件稀少。生理测定证明,在花粉培养的同一时间,标准培养基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含有抑制剂的培养基,说明PP1/PP2A调控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胞外分泌活性。FM4-64标记发现,OA或CalA处理的花粉管顶端小泡胞吞活性及胞吞方式发生了改变。本研究提出了花粉管生长中可能存在的胞吐/胞吞异位的特殊胞吞方式。 苯胺兰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花粉管,胼胝质分布于顶端和亚顶端,含量较低;而OA或CalA处理的花粉管,胼胝质在顶端大量积累。用单克隆抗体JIM5、JIM7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花粉管,酸性果胶质分布于整个花粉管壁,顶端含量较低;而OA或CalA处理的花粉管,酸性果胶质主要分布于顶端,并且其含量高于正常生长的花粉管。正常生长的花粉管,酯化果胶质分布于顶端细胞壁,而OA或Calm处理的花粉管,酯化果胶质分布于基部细胞壁。FTIR显微分析技术进一步证明了两种果胶质在花粉管顶端壁上相对含量的变化。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青杆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受PP1/PP2A的严格调控。PP1/PP2A参与花粉培养过程中花粉细胞内Ca2+的释放可能是其调控花粉萌发机理之一;PP1/PP2A对青杆花粉管生长的调控是通过调节青杆花粉管胞外Ca2+的内流、细胞内Ca2+动态变化、然后调节胞吞/胞吐作用以及细胞壁的构建;Ca2+信号是这一生理事件的中心环节。 综合上述,本文总结了PP1/PP2A在青杆花粉管生长中可能的作用机理,并绘制出了模式图。
其他文献
螺吲哚酮吡咯烷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高效的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亚甲胺叶立德作为合成五元含氮杂环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具有独特的高效
目的:拟在实验室内研究伊维菌素(IVM)对白纹伊蚊体内2型登革病毒(DENV 2)生长和繁殖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初步探索IVM具有这一抑制作用的机制,为后续研究,乃至将IVM应用于登革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十分关心网络安全,而防火墙作为最早出现和使用量最大的安全产品也日趋成熟。本文介绍了网络防火墙的定义及其概况,论述了网络防火墙的分类及
威廉·布菜克是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是他最具代表性、最受后人关注的诗集。他的诗歌意象鲜明,语言质扑,风格简洁,想象力丰富。最值
人体的上呼吸道对于吸入体内的气体有加湿加温的作用,并且可以对于吸入气体进行过滤,而接受过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其上呼吸道难以继续进行工作,而文丘里面罩是带有湿化器的,满足了术
近年来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逐渐被推广并应用于心房颤动的临床管理,成为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可“一站式”完成心房颤动的症状管理及卒中预防,是
研究背景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细菌性性传播疾病目前是国内外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其他性传播疾病渐渐得到的控制的情况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却持续走高。鉴于目前因
向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中掺杂不同含量的改性纳米TiO2,采用流延法制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改性纳米TiO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
随着全球科技化进程的加剧,各个领域对于新材料的需求都展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作为一类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拓扑多样性,功能可调性,多孔性及容易制备等特点备受研究者青睐。近年来,MOF材料在诸如能源、环境、传感、医学等领域均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而鉴于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