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黄涵之慈善事业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涵之是民国时期享有盛名的慈善家。他毕业于南洋公学师范学院,后去日本留学,考察政教工艺。回沪后创办上海南华书局、上海法政学校和三育中小学校等,先后担任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浙江温州瓯海道道尹、宁波会稽道道尹、上海公益局局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副委员长等职。他虽身居宦海,却行善一生,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公益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妇孺皆知的大慈善家。但史学界对于黄涵之的研究却相当之薄弱,其慈善事业研究更是无人涉及。研究黄涵之的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对黄涵之在江浙沪地区近代慈善事业中的地位和贡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弥补慈善事业研究中的不足,而且对当今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章以及结语六个部分;   “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意义与价值、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梳理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主要分析黄涵之从事慈善事业的缘由。主要从他早年求学经历、日本先进教育技术的熏陶、传统文化及社会现实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黄涵之投身慈善事业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概述了黄涵之的慈善活动。首先以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为例介绍了黄涵之与近代慈善组织的关系;其次从三个方面考察了他的主要慈善活动。一是慈善救济,主要考察了黄涵之在1922年浙江宁波壬戌水灾救济、1931年江淮水灾救济、1934年皖鄂旱灾救济中的作用和影响;二是慈善教育,包括创办学校、资助育婴堂、救济难童、扶持教育问题、担任董事长等:三是其他慈善公益活动,如创办医院、市政建设、保护文物等。   第三章分析黄涵之的慈善理念及其特征。分析归纳了黄涵之“教养兼施”、“实业为基”、“官赈义赈并进”等慈善理念,并指出黄涵之的慈善事业具有救济内容广泛、筹资形式多样等特征。   第四章是对黄涵之及其慈善事业的评价。分析了黄涵之在民国时期慈善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指出了黄涵之慈善事业的不足之处。“结语”部分论述了黄涵之慈善事业对当今慈善事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