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巨浪的翻滚,我国经济社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社会组织充当着重要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主体。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它所体现出的自治、分权、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等价值反映了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完善自身治理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仍然是稀缺资源,社会组织在自身结构、功能定位、政社关系、项目运行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突破。对政府而言,如何实现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如何推动已有社会组织的改革、如何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事务的渠道等才刚刚破题。就社会组织而言,如何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如何健全内部机制、激发活力、如何建立系统的社会组织自律制度等还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以政治文明为视角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概述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内涵、发育以及分类。其次阐述了我国社会组织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志愿性的基本特征。再次对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作了梳理,社会组织一般由普遍化的行为规范、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特定的组织目标等构成。最后阐明了社会组织的一般功能,包括整合、协调、维护利益、实现目标等功能。第二章着重探讨了社会组织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首先对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作了一个界定。其次论述了社会组织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社会组织所蕴含的政治文明价值。最后阐明了社会组织反映的政治文明趋势和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促进意义。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组织还是“稀缺资源”、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缺陷、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发展自身的问题。第四章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主要对策。首先要发挥政府在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中的作用;其次要强化对社会组织及其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再次要完善社会组织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最后要建立系统的社会组织自律制度。